Java 中的異常處理機制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 Java 中的異常
  • 如何處理函數拋出的異常
  • 處理異常的原則
  • 異常處理時,性能開銷大的地方

Java 語言在設計之初就提供了相對完善的異常處理機制。
我們首先介紹一下 Java 中的異常。

介紹 Java 中的異常

異常是程式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程式異常事件,異常會中斷正在執行的正常指令流 。
Java 中的異常分為兩大類:Exception 和 Error。


下面是 Exception 和 Error 的類定義

public class Exception extends Throwable {}
public class Error extends Throwable {}

Exception 和 Error 都繼承了 Throwable 類,在 Java 中只有 Throwable 類型的實例才可以被拋出(throw)或者被捕獲(catch)。
Exception 和 Error 體現了 Java 平台設計者對不同異常情況的分類。
下面我們逐一介紹 Error 和 Exception。

介紹 Error

Error 類對象一般是由虛擬機生成並拋出,絕大部分的 Error 都會導致虛擬機自身處於不可恢復的狀態,是程式無法控制和處理的。當出現 Error 時,一般會選擇終止執行緒。
Error 中最常見的是虛擬機運行錯誤(VirtualMachineError 抽象類)。
虛擬機運行錯誤中最常見的有:

  • 記憶體溢出(OutOfMemoryError):由於記憶體不足,虛擬機沒有可分配的記憶體了,垃圾回收器也不能釋放更多的記憶體,那麼虛擬機拋出 OutOfMemoryError
  • 棧溢出(StackOverflowError):如果一個執行緒已用的棧大小 超過 配置的允許最大的棧大小,那麼虛擬機拋出 StackOverflowError

介紹 Exception

Exception 有兩種類型「編譯時異常」和「運行時異常」

  • 「編譯時異常」對應 Java 的 Exception 類
  • 「運行時異常」對應 Java 的 RuntimeException 類(RuntimeException 類繼承 Exception 類 )

下面是 Exception、RuntimeException 類的定義

public class Exception extends Throwable {}
public class Runtime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對於「運行時異常」,我們在編寫程式碼的時候,可以不用主動去 try-catch 捕獲(不強制要求),編譯器在編譯程式碼的時候,並不會檢查程式碼是否有對運行時異常做了處理。
相反,對於「編譯時異常」,我們在編寫程式碼的時候,必須主動去 try-catch 獲取 或者 在函數定義中聲明向上拋出異常(throws),否則編譯就會報錯。
所以:

  • 「運行時異常」也叫作非受檢異常(Unchecked Exception)
  • 「編譯時異常」也叫作受檢異常(Checked Exception)

在函數拋出異常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處理呢?是吞掉還是向上拋出?
如果選擇向上拋出,我們應該選擇拋出哪種類型的異常呢?是受檢異常還是非受檢異常?
我們下文會對此介紹。


常見的編譯時異常有:

  • FileNotFoundException:當嘗試打開由指定路徑表示的文件失敗時拋出
  • ClassNotFoundException:當應用程式嘗試通過其字元串名稱載入類時拋出,以下三種方法載入
    • Class.forName(java.lang.String)
    • ClassLoader.findSystemClass(java.lang.String)
    • ClassLoader.loadClass(java.lang.String, boolean)

常見的運行時異常有:

  • 非法參數異常(IllegalArgumentException):當傳入了非法或不正確的參數時拋出
  • 空指針異常(NullPointerException):當在需要對象的情況下使用了 null 時拋出。
  • 下標訪問越界異常(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當某種索引(例如數組,字元串或向量)的索引超出範圍時拋出。
  • 類型轉換異常(ClassCastException):當嘗試將對象轉換為不是實例的子類時拋出。
  • 運算異常(ArithmeticException):運算條件出現異常時拋出。例如,「除以零」的整數。

Java 異常類的結構

image.png

如何處理函數拋出的異常

在函數拋出異常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處理呢?是吞掉還是向上拋出?
如果選擇向上拋出,我們應該選擇拋出哪種類型的異常呢?是受檢異常還是非受檢異常?
下面我們就對此介紹。

吞掉 or 拋出

在函數拋出異常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處理?是吞掉還是向上拋出?

總結一下,在函數拋出異常的時候,一般有下面三種處理方法。

  • 直接吞掉
  • 原封不動地 re-throw
  • 包裝成新的異常 re-throw

直接吞掉。具體的程式碼示例如下所示:

public void func1() throws Exception1 {
    // ...
}

public void func2() {
    //...
    try {
        func1();
    } catch (Exception1 e) {
        //吐掉:try-catch列印日誌
        log.warn("...", e);
    }
    //...
}

原封不動地 re-throw。具體的程式碼示例如下所示:

public void func1() throws Exception1 {
    // ...
}

//原封不動的re-throw Exception1
public void func2() throws Exception1 {
    //...
    func1();
    //...
}

包裝成新的異常 re-throw。具體的程式碼示例如下所示:

public void func1() throws Exception1 {
    // ...
}

public void func2() throws Exception2 {
    //...
    try {
        func1();
    } catch (Exception1 e) {
        // wrap成新的Exception2然後re-throw
        throw new Exception2("...", e);
    }
    //...
}

當我們面對函數拋出異常的時候,應該選擇上面的哪種處理方式呢?我總結了下面三個參考原則:

  • 如果 func1() 拋出的異常是可以恢復,且 func2() 的調用方並不關心此異常,我們完全可以在 func2() 內將 func1() 拋出的異常吞掉;
  • 如果 func1() 拋出的異常對 func2() 的調用方來說,也是可以理解的、關心的 ,並且在業務概念上有一定的相關性,我們可以選擇直接將 func1 拋出的異常 re-throw;
  • 如果 func1() 拋出的異常太底層,對 func2() 的調用方來說,缺乏背景去理解、且業務概念上無關,我們可以將它重新包裝成調用方可以理解的新異常,然後 re-throw。

應該選擇上面的哪種處理方式,總結來說就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判斷:

  1. 函數1 拋出的異常是否可以恢復
  2. 函數1 拋出的異常對於 函數2 的調用方來說是否可以理解、關心、業務概念相關

總之,是否往上繼續拋出,要看上層程式碼是否關心這個異常。關心就將它拋出,否則就直接吞掉。
是否需要包裝成新的異常拋出,看上層程式碼是否能理解這個異常、是否業務相關。如果能理解、業務相關就可以直接拋出,否則就封裝成新的異常拋出。


對於處理函數拋出的異常,我們需要注意:

  • 如果選擇吞掉函數拋出的異常的話,我們必須把異常輸出到日誌系統,方便後續診斷。
  • 如果把異常輸出到日誌系統時,我們在保證診斷資訊足夠的同時,也要考慮避免包含敏感資訊,因為那樣可能導致潛在的安全問題。

如果我們看 Java 的標準類庫,你可能注意到類似 java.net.ConnectException,出錯資訊是類似「 Connection refused (Connection refused)」,而不包含具體的機器名、IP、埠等,一個重要考量就是資訊安全。
類似的情況在日誌中也有,比如,用戶數據一般是不可以輸出到日誌裡面的。

受檢異常 or 非受檢異常

在函數拋出異常的時候,如果選擇向上拋出,我們應該選擇拋出哪種類型的異常呢?是受檢異常還是非受檢異常?

對於程式碼 bug(比如下標訪問越界、空指針)以及不可恢復的異常(比如資料庫連接失敗),即便我們捕獲了,也做不了太多事情,我們希望程式能 fail-fast,所以,我們傾向於使用非受檢異常,將程式終止掉。
對於可恢復異常、業務異常,比如提現金額大於餘額的異常,我們更傾向於使用受檢異常,明確告知調用者需要捕獲處理。

處理異常的原則

盡量不要捕獲通用異常

盡量不要捕獲類似 Exception 這樣的通用異常,而應該捕獲特定異常(盡量縮小捕獲的異常範圍)。
下面舉例說明,實例程式碼如下:

try {
    // 業務程式碼
    // …
    Thread.sleep(1000L);
} catch (Exception e) {
    // Ignore it
}

對於 Thread.sleep() 函數拋出的 InterruptedException,我們不應該捕獲 Exception 通用異常,而應該捕獲 InterruptedException 這樣的特定異常。


這是因為我們要保證程式不會捕獲到我們不希望捕獲的異常。比如,我們更希望 RuntimeException 導致執行緒終止,而不是被捕獲。

不要生吞異常

不要生吞(swallow)異常,盡量把異常資訊記錄到日誌系統中。
這是異常處理中要特別注意的事情,因為生吞異常很可能會導致難以診斷的詭異情況。
如果我們沒有把異常拋出,也沒有把異常記錄到日誌系統,程式可能會在後續出現難以排查的 bug。沒人能夠輕易判斷究竟是哪裡拋出了異常,以及是什麼原因產生了異常。


再來看一段程式碼

try {
    // 業務程式碼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這段程式碼作為一段實驗程式碼,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在產品程式碼中,通常都不允許這樣處理。
你先思考一下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看 printStackTrace() 的文檔,開頭就是「Prints this throwable and its backtrace to the standard error stream」。問題就在這裡,在稍微複雜一點的生產系統中,標準出錯(STERR)不是個合適的輸出選項,因為你很難判到底輸出到哪裡去了。尤其是對於分散式系統,如果發生異常,但是無法找到堆棧軌跡(stacktrace),這純屬是為診斷設置障礙。
所以,最好使用產品日誌,詳細地將異常記錄到日誌系統里。

異常處理時,性能開銷大的地方

我們從性能角度來審視一下 Java 的異常處理機制,這裡有兩個性能開銷相對大的地方:

  • try-catch 程式碼段會產生額外的性能開銷,或者換個角度說,它往往會影響 JVM 對程式碼進行優化,所以建議僅捕獲有必要的程式碼段,盡量不要一個大的 try 包住整段的程式碼;
  • Java 每實例化一個 Exception,都會對當時的棧進行快照,這是一個相對比較重的操作。如果實例化 Exception 發生的非常頻繁,這個開銷可就不能被忽略了。

當我們的服務出現反應變慢、吞吐量下降的時候,檢查發生最頻繁的 Exception 也是一種思路。

參考文章

Exception和Error有什麼區別?
程式出錯該返回啥?NULL、異常、錯誤碼、空對象?

個人語雀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