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公布7nm Zen2「小晶片」的秘密:64核製造成本降低50%
- 2020 年 2 月 20 日
- 資訊
從去年的Ryzen3000處理器發布以來,AMD憑藉7nm Zen2架構在桌面、伺服器及筆記型電腦市場上風光無倆。別的不說,單是核心數上,AMD可以做到64核128執行緒,對手那邊還只有28核56執行緒。
更重要的是,AMD不僅核心數翻倍,售價也比對手低很多,64核EPYC霄龍售價也不超過7000美元,(桌面版64核只要29999元,不到4000美金)不到對手的一半,算下來這差不多是四倍性價比了,這是怎麼做到的?
在AMD的Zen2架構中,AMD在原來MCM多晶片設計上再進一步,改用了chiplets小晶片設計,簡單來說就是將CPU核心與IO核心分離,分別使用不同的製程,前者是台積電7nm製程,後者是GF 14/12nm製程。
那這種設計到底能帶來什麼好處呢?在日前的ISSCC大會上,AMD公布了一些數據,對比了7nm Zen2在不同核心配置下的成本數據。
首先來看桌面版的,如果將16核32執行緒的Ryzen3代作為100%基準,那麼採用原生核心的16核處理器成本將超過2,至少是兩倍的成本。
如果是EPYC霄龍處理器,那麼核心數越多,成本優勢就越明顯,64核7nmRyzen作為基準的話,那麼48核的成本就是0.9,而原生48核設計的成本至少是1.9,依然是兩倍水平。
當然,隨著核心數的減少,成本收益也會下滑,桌面8核的成本就跟原生核心設計差不多了,16核及以上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成本降低。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AMD的小晶片設計中,還有IO核心是14nm製程生產的,這部分成本比較固定,不會隨著核心數而增減,所以CPU核心越少,成本優勢就不明顯,核心越多就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