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螞大舉入侵青島海域 「海底蝗蟲」也暴發:專家科普

據青島海洋發展局官微「藍色青島」,近日,漁民在膠州灣紅石崖、營海、紅島、流亭等海域發現海星增多,並出現一定數量的經氏殼蛞蝓,又名「白泥螞」。

官方介紹,海星和白泥螞都可以捕食蛤蜊、牡蠣等養殖貝類,是後者的敵害生物,不加以控制會造成生態危害和養殖損失。

其中白泥螞屬於溫帶性種類,具有生長速度較快,腹腔內牙齒髮達等特點。打撈發現,海星和白泥螞並不「平均出現」。有說法稱,「白泥螞」成規模出現,這在青島是首次。

據悉,白泥螞外觀乳白色,呈卵圓—方形、半透明狀,因容易引起過敏,所以不能食用。

官微表示,青島相關部門自7月1日起,在膠州灣劃定區域,允許養殖戶採用地籠網和底拖網的作業方式,對海星和白泥螞進行全面清理。

相關負責人表示,正通過增殖放流方式應對近海捕食海星卵及幼蟲的魚類數量銳減問題,以減少海星生物量的增長。同時,利用附著變態時的海星幼體喜歡尋找附著基質進行附著的特性,研究進行階段性防除的手段。

據專家此前分析,膠州灣海星爆發可能因海星懷卵量大(每隻海星大概能產出250萬個卵)、繁殖力強,海星還具有向餌料生物區域聚集、遷移的習性,以及與其天敵生物數量減少有關。

另外,百科資料顯示,海星有「海底蝗蟲」的恐怖名號,是貪婪的掠食性生物,成年海星掠食十分兇猛,而且特別不挑食,只要是海底體積比它小的生物,例如牡蠣、鮑魚、海參等一概通吃,有時候狠起來,連自己的同類都不放過。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