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里有七個人用錯了冰箱!你中了幾招?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冰箱、電視、洗衣機可以被稱為「三大件」,到了現如今,冰箱已經成為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大家電之一。尤其是到了夏天,食物如果不放入冰箱妥善保存很容易腐爛變質,冰鎮的飲料也是我們的解暑神器。

但冰箱真的就是保險箱嗎?

很多人都會有這個想法:「食物一進冰箱就永遠不會壞了。」其實,在使用冰箱的過程中會存在著我們經常忽視的誤區,今日小編來盤點下幾個使用冰箱的錯誤方法,看看你中了幾個?

十個里有七個人都用錯了冰箱!你中了幾招?

錯誤一、飯菜冷了才放冰箱

不少人覺得熱的飯菜放冰箱會使冰箱溫度升高,增加冰箱負荷,影響製冷系統的工作效率,使細菌滋生加快。

致病菌繁殖的最適溫度是5-60℃,夏天在等飯菜放涼的過程中細菌會增長更快。其實,當我們吃完飯的時候,飯菜溫度已經沒有這麼高了,只要它不燙手直接密封好放冰箱即可

十個里有七個人都用錯了冰箱!你中了幾招?

錯誤二、把冰箱塞得滿滿當當

尤其是在夏季,食物在高溫下容易腐爛,大部分人的選擇都是將其能放冰箱的都放進冰箱中,只要冰箱還能塞,那就往「死」里裝。

然而冰箱存放食物過多,會使熱負荷過大,造成電力浪費,而且不利於冷空氣流通,從而促進細菌繁殖,導致食物變質。

錯誤三、所有的東西都放進冰箱

雖然低溫可以延長食物保質期,但有些食物放進冰箱壞得更快。像是熱帶水果、西紅柿、黃瓜、茄子等對低溫適應性差且極其敏感的食物,放在冰箱很容易被凍傷表皮變黑甚至從內部開始腐爛,同時還會造成營養流失,口感也會大打折扣。

並且,由於冰箱的製冷功能,冰箱會產生水汽形成一個潮濕的空間,這樣潮濕的環境會加速土豆和紅薯發芽,咖啡、奶粉等容易吸收潮氣和異味的食物也同樣不宜放冰箱儲藏。大蒜、洋蔥放在潮濕的冰箱里也會加快變質,常溫保存就好。

蜂蜜也是容易被很多人誤解的食材,由於蜂蜜內含有大量的糖分,一旦放入冰箱,會加速糖分結晶速度,導致其看起來像是被「凍住」一樣。在低溫環境中蜂蜜並不會變質,但結晶的蜂蜜口感會受到一定影響。

錯誤四、食物儲存不分區

很多人覺得只要把東西塞進冰箱就萬事大吉,至於塞的位置在哪好像並不是很重要,其實,冰箱各個位置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分區放置能更好地保持食物的營養價值和儲藏時間。

冰箱門是冰箱里溫度最高的位置,適合放一些儲存周期比較短的食物,比如雞蛋和牛奶。冷藏區的溫度在5℃以下,適合放飯菜和蔬菜水果。冷凍區在0度以下,適合放一些生食。

錯誤五、生食、熟食混放

冰箱並不是萬能的保險柜。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4–10℃之間,冷凍室一般溫度在-18~-20℃,有些細菌只是休眠了,當食物被解凍後,這些細菌也會隨之復活,其中包括李斯特菌和耶爾森菌。

李斯特菌最容易污染熟食;耶爾森菌最容易沾著生食。如果生熟食物混放,不僅容易串味交叉感染,而且嚴重的甚至會要命。建議上熟下生地存放食物。

在我們正確使用冰箱的情況下,也有不少家庭的冰箱存在種種問題,這是因為我們在購買冰箱時往往忽略了幾個點,只有避免這些誤區才能更好地使用冰箱。

誤區一、功能一定要多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需求的增加,市面上冰箱的功能也越發繁多,在選購時面對如此多功能的時候,不少用戶會覺得功能越多越好,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要All In。

理論上來說沒錯,但這也意味著價格更貴,在我們選購冰箱時首要以實用性為主

如果預算有限,需精心考察冰箱的核心功能保鮮能力的強弱,目前有蔬菜冷凍、光觸媒、零度保鮮、除菌等等,在滿足食材保鮮需求之上,再考慮一些其他非核心功能。如若預算充足,直接一步到位享受頂配也是可以的。

誤區二、冰箱一定要容量大

疫情之下,不少家庭了解到了囤貨的重要性,而物資一旦買多也就意味著短時間吃不完,如若不放冰箱一些蔬菜水果容易壞,此時冰箱的容積越大才是越好的。

理論上來說確實是這樣,但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大家會發現容積越大的冰箱耗電量越高,而且佔用的空間也會更大。

有時候我們可能並不需要那麼多食物,此時如果冰箱的容積過大,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所以大家在選購的時候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4~6口之家可以選擇400~500升的大容量冰箱,普通的三口之家可以選擇300升左右的。

因此,我們在選購時,最好根據需求出發,確定好自己所需的功能,選擇例如海爾、格力、小米、美的等知名品牌、能效等級為一級的產品。

除此之外,風冷模式的冰箱可以免除結霜的困擾,箱體內溫度也比較均勻,杜絕食物串味的問題,而多循環冰箱匹配多個溫區搭載了更多的獨立循環系統,冷藏、冷凍、溫區關閉可以獨立操作,不用擔心串味的問題,能更好地保持清爽潔凈。

十個里有七個人都用錯了冰箱!你中了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