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如何成為他人眼中的1%,最壕的方式就是買一輛高合?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數據顯示:中國有車家庭比例達到了41.67%,在有車家庭中,81.2%的家庭開的是20萬元以下的汽車。

擁有的汽車總價在50萬元-100萬元範圍內的家庭,佔0.88%;而擁有的汽車總價超過100萬元的家庭,僅為0.27%。

這意味著,如果你家的車總價超過50萬元,那麼恭喜,您已經擊敗了99%的中國家庭。

恰好,高合汽車最近又出了一款新車,一心打算賣給中國最頂尖的那1%的用戶——高合HiPhi Z,在7月6日開始接受預訂。作為高合汽車的第二款產品,與第一款SUV車型高合HiPhi X(57萬-80萬元)售價幾乎保持一致,高合HiPhi Z這台轎車的定價將落在60萬至80萬元區間內。

至於定價是否合理,對於高合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丁磊來說,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們從來不用價格,來定位我們的車。」

或許是因為上海人骨子裡自帶的那種對「腔調」的追求,讓丁磊把自己造的車看成是「作品」而非「產品」。既然是作品,那麼定價是否合理,不取決於圍觀群眾的意願,而是看有沒有買家願意為它掏錢。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開放預訂的只是HiPhi Z普通版,後續可能還會有HiPhi Z GT版,定位差別類似於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S Plaid。

據知情人士向虎嗅透露,HiPhi Z GT版可能採用大量輕量化材質、引入碳陶製程,完全性能取向的一款車,並且售價可能達到100萬元。

很多人可能會和我一樣感到疑惑:高合憑什麼覺得自己能賣到100萬?

炫耀,是剛需?

這裡,我們先不著急回答這個問題。真正掏出幾十萬、上百萬去買一台HiPhi Z的人,第一反應不會是值不值這價格,而是說它能為我帶來什麼價值?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在HiPhi Z的產品說明會上,高合汽車副總裁、產品中心負責人吳琦峰在講解到對開門的時候,說出了一句大實話:「一鍵同時打開四扇車門,滿滿的儀式感與優越感,讓你自然而然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看看,玩的還是車門。

其實,早在第一款車HiPhi X上,高合就推出NT展翼門——四扇車門可以呈現出對開門的狀態,同時第二排的車頂也可以向上開啟,讓第二排乘客以更優雅的姿勢上下車。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HiPhi X

高合所塑造的這種所謂的優越感,說白了就是:我有、你沒有。

一位上海的陳先生,是兩台高合HiPhi X的車主,同時還擁有一台勞斯萊斯庫里南。在去年提走首批HiPhi X 6座版車之後,他又提了一台HiPhi X 4座版,售價高達80萬元。

「對於我而言,它定這個價格其實我是驚喜的,人家問我你選6座還是4座,68萬和80萬?就差12萬,肯定選4座。」

陳先生還說:「我覺得它應該停在我的院子里,如果它停在那個地方,會讓我很有滿足感,會讓我的小夥伴、我的家人或者是小區裡面的人、我的朋友們會過來看。」

並且,這位陳先生還希望,自己能夠比別人更早地買到最新款的高合,「不管將來高合有什麼新車,只要滿足我的愛好和我的審美的話,我希望我是全國第一個車主。」

所以,為了充分滿足高合車主們在朋友面前展示愛車的特定需求,在推出HiPhi Z這款車的時候,高合就把炫耀這件事,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以前是站在車外炫,現在是車內車外都能炫。

就比如高合最酷的車門。這次HiPhi Z因為是轎跑的尺寸,車頂可能容納不下複雜的鉸鏈結構,所以沒辦法像SUV車型HiPhi X那樣向上開啟車頂。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為了彌補不能「大鵬展翅」的遺憾,高合在HiPhi Z的車門上,增加了由1314顆LED組成的側門ISD智慧交互燈。當你走到離車5米處時,HiPhi Z就會感應到你,用變化的燈光歡迎你的到來。甚至,你還可以在車門外的螢幕上打字:「歡迎XXX上車」。

進入到車內之後,HiPhi Z相比之前的HiPhi X,有了更多可以供車主向朋友炫耀的功能。比如HiPhi Z的中控螢幕,高合將其稱之為HiPhi Bot,它雖然沒有以前HiPhi X上那塊大豎屏的尺寸大,但HiPhi Z的這塊螢幕卻可以「跳舞」。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HiPhi Bot,是一個擁有車規級、4自由度/8向可調、高速運動的機械臂。前後移動,只需要1秒到位;橫豎屏切換,只需要2秒完成;前後左右高頻擺動,3次/秒。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而HiPhi Bot的交互方式,與蔚來車上的交互機器人NOMI的邏輯有些類似——它可以識別出用戶的方位,通過多軸位移的機械臂,將中控螢幕調節至合適的角度和位置,主動與座艙內用戶主動交互。

只不過,蔚來是NOMI小機器人的頭轉動,而高合是整塊螢幕都能轉動。

當然,HiPhi Z上還有很多設計和功能,都是在圍繞著「酷炫」這個剛需來做的。比如在HiPhi Z上的第二代PML可編程智慧大燈,使用了風冷模組,提升模組集成度,實現了更好的亮度與超高清晰度,可以直接讓用戶通過大燈的投射來播放電影。

總之,相比上一款車型,HiPhi Z有了更多的功能可供車主向朋友們去「顯擺」。

底子,沒能更好

拋開賽博朋克的顏值、花里胡哨的配置,HiPhi Z的「底子」並沒有質的提升。

作為純電動車最重要的續航,HiPhi Z目前只透露了一個電池包版本。那就是採用CTP(無模組動力電池包,Cell to Pack)技術的120kWh高性能電池包,最終實現了705公里的整車續航。

跟軸距相同的HiPhi X相比,HiPhi Z在參數上確實有提升,但進步幅度不明顯。

作為對比,老款的HiPhi X,用97kWh的電池包取得了(NEDC標準下)550km(雙電機)和630km(單電機)的續航成績。

目前,尚不清楚HiPhi Z的705公里成績,是來自單電機還是雙電機。但如果是單電機的話,新的電池包容量增加了約24%,但只多了12%的續航里程,增幅不夠明顯。

但雙電機的話,電池容量增幅和續航里程的增幅幾乎一致,算是發揮了CTP技術的優勢。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不過,真要殺到百萬級純電市場的話,那高合可能還得再練練底子。

指導價超百萬的純電BenzEQS,用111.8kWh電池包,給單電機的EQS壓榨出了849公里的續航(CLTC標準)。即便是雙電機車型,也能擁有720公里續航。

這得益於,Benz在EQS上對整車能效進行了大量的優化。尤其是EQS的風阻係數,被拉至0.20的超低水平。

相比之下,雖然高合約樣在HiPhi Z上增加了主動式進氣格柵、主動式尾翼、尾部下擴散器等等的空氣動力學套件,但這次並未大方地公布HiPhi Z的風阻係數成績,而只是在外觀設計中淺談了幾句。

同樣,這次沒提及的參數,還有百公里加速成績。這些答案可能要等後續發布會再揭曉。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對於老款就打進「三秒俱樂部」的高合,我們並不用擔心HiPhi Z的動力不夠用。大家反而期待的是在老款HiPhi X上,沒能有所突破的車機系統、輔助駕駛功能,這次能否有所進步。

2019年就發布的HiPhi X,理應給夠了時間讓高合練基本功。但HiPhi X的車機,進步速度遠不如「蔚小理」。

HiPhi X和很多新勢力車型一樣,將大量的控制功能集成在大螢幕上,帶來了好處是可以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場景包製作,比如一鍵通風、一鍵小憩等等。

但帶來一個問題就是,螢幕上需要展示的內容極為豐富。在螢幕上找一個功能,要翻好幾層介面。

為了優化體驗,高合在今年5月發布了最新車機系統——HiPhi OS 2.0。從高合汽車App上的用戶回饋來看,這塊大螢幕確實更好用了。但是,OTA升級的過程並不夠「智慧」。

與「蔚小理」的遠程升級不同,高合這次新版本更新包,有的用戶是需要預約到店讓售後進行線下升級。

也有用戶因為升級OS2.0之後,出現了語音模組失靈的情況,進店完成修復。雖然問題最終都得以解決,但難掩高合現階段在軟體能力方面存在的經驗不足。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截圖來自高合汽車App

然而,新款HiPhi Z採用了一套更超前的交互體驗,大螢幕可以轉圈、跳舞,這對於高合的軟體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說了,原來HiPhi X的副駕駛娛樂屏被取消了,而且HiPhi Z的螢幕尺寸更小了,這意味著有更多的按鍵需要「擠」在螢幕上。如何優化軟體體驗,HiPhi Z這次沒有給出答案。

最後,同樣沒有回答的問題是自動駕駛的研發能力。

要知道,同樣搭載禾賽AT128光學雷達的理想L9,在發布的時候就展示了一段光學雷達加持下的AEB緊急制動實拍影片。但這次HiPhi Z只用CG動畫的形式展示了,其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規劃。

另外,高合在官方的新聞稿里提到了「自研的HiPhi Pilot系統」,這背後是NVIDIA Orin-X晶片為核心的行車系統域控制器作為支撐。

但硬體不代表功能,高合不再使用Mobileye EyeQ4的成熟方案,而轉到了現在更開放的NVIDIA 計算平台,這意味著對車企自研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那麼,高合是否具備自動駕駛全棧自研的能力?這目前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好在,高合的售價優勢,讓HiPhi Z能夠把硬體堆到極致。HiPhi Z對計算、感知、通訊、制動、轉向、電源6大系統都採用備份設計,就連12V小電瓶,也都配了兩個。這麼做,確實能夠滿足高階自動駕駛的安全需求,在失效情況發生時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

總而言之,在炫技和堆料之外,高合更需要證明的是,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把大量的概念性技術,轉為實用且穩定的功能體驗。否者,外界對高合「只會玩概念」的固有認知,就愈發難以磨滅。

寫在最後

最後,如果未來真要賣到100萬的話,服務可能是高合需要繼續加強的地方。

比方說,筆者在HiPhi Z開啟預售後,第一時間支付了10,000元意向金。但是,從7月5日20點42分下訂,到稿件發出的這段時間內,並沒有接到高合汽車銷售的電話聯繫、App私信溝通。

造概念車上癮的高合 該踏實點了

前兩天,筆者也測試過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AITO問界M7預訂流程,不料對方銷售在我未完成訂單支付的情況下,就已經打電話過來詢問。

再往前推,蔚來ET5、智己L7、理想L9,筆者都進行過下訂測試,無一例外都在第一時間接到了銷售的App私信、電話聯繫。更何況,這些品牌的訂金只收5000元,比高合的意向金還便宜了一半。

「我們這都是第一時間馬上聯繫客戶。尤其是客戶看了發布會以後,自己直接下單的,線索分給誰,誰趕緊聯繫客戶,加微信,一個訂單業績就到手了」。一位理想汽車銷售向虎嗅表示。

賣30、40萬車的銷售都這麼努力,要賣100萬車的銷售怎麼能坐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