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們,別再刷 Star 了!這跟「愛國」沒關係!

這幾年,隨著幾大互聯網公司的強大,紛紛投入雲計算產業的建設,開源項目作為維護潛在客戶群體(開發者)的重要手段,是各大雲計算廠商都在努力做的事。

這幾年也誕生了很多真正優秀和看似優秀的開源項目。真正優秀的不必多說,就是那些被真實廣泛應用的開源項目,而今天我想說的是那些看似優秀的開源項目。

為什麼有些項目是看似優秀?

大家都知道,在全球最大的開源項目託管平台GitHub上有個被大家經常提及的數據:Star。很多時候,大家會用這個數據來描述開源項目的流行程度甚至優秀程度。

相信工作一些年的開發者,一定有這樣的感受。在好幾年前,中國開源不多的時候,根據Star的數量來評判和選擇開源產品使用的時候,不太會踩坑。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能在同類產品中選到最好的。

但近些年,隨著中國開源的崛起,Star的規模變大了不少,以前幾千Star的往往都是很好的項目了,現在動不動都是幾萬的Star。同時,根據Star的數量來評判和選擇開源產品變得不那麼有效了。

相信關注開源領域的小夥伴,對於近幾年一些知名廠商的刷Star事件,一定也有所耳聞吧?這裡DD就不細談了,有興趣的百度下可以搜到好幾個事情。

淘寶上的「愛國套餐」

很多時候,由於開源項目的管理需要量化,於是很多組織會用以往用來評判項目好壞的指標作為項目考核的KPI。於是,追求Star的增長就成了每個開源項目維護團隊每天關注的數據。如何獲得Star的增長,也就成了他們的一個需求。

有需求,就有買賣!

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某寶上就出現了不少專業刷數據的商家,比如我在群里(點擊加群)看到有朋友分享了這樣一個被熱議的商品:GitHub Star 愛國套餐

同一個店鋪之內,根據不同的數據量,還有不同名稱的姊妹套餐,比如:友善套餐、富強套餐、和諧套餐等。

其實,本身刷Star這個事兒,相信大家已經都習慣了,也經常會吐槽國產開源的這個數據。但現在,一些商家直接把這個行為冠上了「愛國」名號,這是多不要x的行為?

為各大廠服務13年

點開這個「愛國套餐」的商品詳情頁,寶貝描述更是讓人發毛:

這個工作室已經幹了13年!而且為各大頭部廠商服務,說到這裡,你對號入座了嗎?

對於刷Star的行為,你有什麼看法呢?留言區一起聊聊吧!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程式猿DD。第一時間了解前沿行業消息、分享深度技術乾貨、獲取優質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