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限制台積電供應華為:不惜切斷全球晶片供應鏈

  • 2020 年 2 月 18 日
  • 資訊

美國對華為的施壓還在繼續。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考慮制定一項政策,以完全切斷全球主要晶片供應商向華為的出貨,同時為了打擊華為自有晶片,將阻止包括台積電在內的晶圓代工廠商向華為出貨。

雖然美國本土企業受華為禁令的影響,限制了對華為的出貨。而華為由此轉向其他國家地區,大大提高了這些國家的訂單量。

根據路透社援引兩名知情人士說法,因未能切斷外國廠商向這家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供貨,美國政府對此非常不滿,可能會制定新的規則,利用自身影響力向其他國家和地區施壓,意圖徹底切斷華為的貨源。

去年11月初金融時報稱,美國政府多次敦促台灣政府限制台積電為華為代工,並且加大向大陸地區進行科技輸入的管控力度。

台積電代理髮言人孫又文則稱該消息是謠言,美國政府並沒有阻止台積電向華為供貨。

不過,從美國的一系列動作來看,未免有點司馬昭之心了。

美國正在用更大的力度打壓華為

該報道指出,為了將全球晶片銷售的目標對準華為,美國有關部門將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該規則將部分基於美國技術或軟體的外國製造產品納入美國監管範圍。

根據這項提案草案,美國政府將迫使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在向華為提供產品之前,必須獲得美國的許可。

業內人士稱:“這樣做的目的旨在減緩中國的技術發展,但也有破壞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穩定及降低美國多家公司增長速度的危險。”

美國欲限制台積電供應華為:不惜切斷全球晶片供應鏈

據悉,實施這些限制的可能性已在政府中討論了幾周。至於是否採取上述措施,尚未達成共識。這些建議還未被告知川普,而川普此前也說過,如果不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他贊成繼續向華為提供美國零配件。

新的規則是美國近幾個月來為限制與中國的晶片貿易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的一部分,預計商務部將在具有某些美國專有技術資料的晶片出口方面施加更多限制,而非將重點放在晶片生產工具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國政府多次敦促台灣政府限制台積電為華為代工,並且加大向大陸地區進行科技輸入的管控力度。

儘管如此,該提議還是揭示了川普政府準備利用激進的手段將中國從美國的半導體行業中剝離出來,美國已經不惜損害全球晶片供應鏈來遏制中國的科技發展。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惜切斷全球晶片供應鏈

一位知情人士說,美國希望看到的結果是“地球上的任何一家晶圓廠都不給華為提供產品”。

美國貿易成員提到,該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限制中國的技術發展速度,但同時也可能會破壞世界範圍內的半導體供應鏈,並損害許多美國公司的發展。

除此之外,川普政府還在考慮將在噴氣發動機技術上將中國排除在外,這也是中國一直在努力擺脫對美國和歐洲生產商依賴的另一個關鍵技術。

知情人士稱,美國一直限制半導體製造工具,這將損害中國的本地晶片貿易,因為這可能使中國晶片製造商很難從其他國家尋求令人滿意的替代品。這種迫使非中國晶片製造商在華為和美國之間做出二選一的行為,很可能會擾亂晶片製造供應鏈。

例如Applied Materials Inc.和Lam Research Corp這樣的半導體設備行業的領頭羊,他們製造的工具是地球上最昂貴的設備之一。建立當代晶片製造部門通常要花費數十億美元,新限制可能會損害類似的半導體設備公司。

這些限制一旦頒布,可能會影響到給半導體設計公司,其中很多是美國公司,這些公司雖然不生產自己的硬體,但要依賴合約晶片生產商。

此前美國試圖說服其在歐盟的盟友不要採用華為的5G設備,不要讓華為參與到本國的5G建設當中,但包括德國、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均沒有聽從美國的建議。

此次美國想要阻斷供應商向華為供應晶片,首當其衝的就是台積電,而華為每年為台積電帶來的收入占其總營收接近10%,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而台積電的江湖地位,以及它對華為的重要性,不必贅言。

美國再次出手打壓華為的行為會得到“支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