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qri疑傳倒閉,B端AR市場並非形勢大好
- 2019 年 10 月 4 日
- 筆記
AR市場看似繁榮,但關鍵技術短期內仍難突破。
正文共 1398 字 7 圖;預計閱讀時間 6 分鐘
微信推出AR小程式、Google推出AR導航及AR Lens、華為推出Cyberverse…回首2019年,VR/AR行業度過的大半年時光,AR發展的熱度似乎比VR高上許多。但部分大型AR硬體廠商倒閉的消息卻給這一熱度打上了「問號」。今年年初,Osterhout Design Group(簡稱:ODG)、Meta等AR廠商先後倒閉;近日,外媒又傳來Daqri疑似倒閉的消息。這看似矛盾的消息讓人有些摸不透今年AR的發展。
AR廠商Daqri 疑似倒閉,正裁員並關閉總部
2019年9月13日,外媒TechCruch報道,企業級AR頭顯開發商Daqri正面臨倒閉危機。據相關消息稱,Daqri已關閉其總部,並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以及相關資產出售。Daqri發送給其客戶的郵件也顯示,其將於9月底關閉雲平台及AR眼鏡硬體平台。

Daqri成立於2010年,曾是AR行業頗有實力的初創廠商。2016年,Daqri收購全息影像公司Two Trees Photonics,並欲藉此與微軟HoloLens、Magic Leap一較高下。此外,巔峰時期Daqri曾融資2.75億美元,團隊規模近400人,但最終Daqri似乎沒能逃離倒閉的命運。
回顧ODG、Meta等AR廠商倒閉,B端AR略有「唱衰」
Daqri的倒閉並非個例。此前,AR硬體廠商ODG、Meta先後倒閉。這兩家廠商亦曾是有著雄厚實力的AR廠商。ODG成立有近20年之久,旗下曾有107項VR/AR相關的發行專利,並發布過R-6、R-7、R-8、R-9等一系列AR頭顯,甚至曾被譽為「在AR可穿戴設備方面的潛力甚至不輸微軟」;Meta則曾是被各大投資巨頭看好的AR創企,在3D可視化、眼動追蹤、波導技術等方面有著雄厚技術實力,曾獲融資7300萬美元(ODG、Meta兩家廠商更多詳細資訊可見《ODG、Meta、玄視科技|脫離創新與實幹的「大廈」,不過是將傾前的「荒唐顯赫」》,感興趣的讀者可自行點擊藍字進行閱讀)。

ODG
而將這三家廠商略作對比,可以發現這三家廠商均曾是在AR硬體方面有著一定技術實力的大廠。ODG、Meta的技術實力已有提及,Daqri也曾自研軟體定義光(簡稱:SDL技術)。此外,在行業發展早期,這三家都曾一度比肩Magic Leap。有著如此雄厚實力的三家廠商接連倒閉,應該與當前AR行業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並不單純是其公司本身實力、策略的問題。

Meta
但今年AR行業的發展看起來似乎相當火熱,vivo、Snap相繼發布AR眼鏡,各種層出不窮的AR應用也是相當豐富。看似大紅的場景下,為何B端AR卻有些「唱衰」呢?
AR體驗繁榮之下,卻難扛硬體「大旗」
仔細觀察下,我們或許就能發現今年AR行業似乎也不能完全算作形勢大好。今年發展勢頭不錯的主要還是AR應用、AR遊戲等偏向C端、軟體端的體驗。ARKit、ARCore的不斷更新也只是在增加功能、簡化開發步驟,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AR體驗的繁榮,但對精度、視場角等硬性指標並無明顯幫助。

vivo AR眼鏡
而這些硬性AR指標,主要依靠硬體方面的技術突破。雖然今年陸續推出的AR眼鏡在價格、體積方面有所進步,但在精度、視場角等硬性指標方面並無大的突破,且今年AR眼鏡的進步更多的是面向C端市場。這些硬性指標的突破並不容易,Daqri首席技術官Daniel Wagner、首席光學設計工程師Louahab Noui以及研究總監Adrian Stannard曾在一篇論文中明確表示:「短期內視場等技術要求難以實現大幅突破,最近的技術進展更多是降低成本」。

AR應用、AR遊戲等軟體方面的發展,對這些面向B端的廠商幫助不大,而專業技術要求的難以突破,意味著B端市場短期內無法擴大。當前B端AR市場的「蛋糕」總共就這麼大,而微軟HoloLens以及Magic Leap One則在其中佔據優勢,對同類廠商而言競爭自然無比激烈。

因此儘管Daqri、ODG、Meta等AR硬體廠商在發展初期頗被看好,也有著一定的技術實力,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難保其發展順利。與此同時,Daqri等廠商的倒閉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今年AR行業的發展尚處早期,應用繁榮的背後硬體技術還需突破。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