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神奇的區塊鏈,正在明晰的新未來
- 2020 年 2 月 18 日
- 筆記
文/孟永輝
有關區塊鏈的討論依然還在持續。這其實是人們依然還在糾結區塊鏈未來走向的根本原因所在。儘管經歷了多次的洗牌和調整,但是,在區塊鏈行業當中依然存在著諸多的泡沫。以區塊鏈為概念,用發幣或ICO的方式進行圈錢的賊心不死,這其實是區塊鏈行業之所以遭遇發展尷尬和失去良好發展機遇的根本原因所在。
國家層面的正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擠出一些泡沫,但是,如果我們始終找不到介入區塊鏈的正確方式,所謂的區塊鏈或許始終都是一個非主流的物種,直到人們真正認識到它的本質為止。殊不知,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失去了區塊鏈行業發展的最佳機會。其實,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一個技術,它與大數據、人工智慧並不二樣,只是人們給它賦予了太多的光環和標籤而已。
翻開區塊鏈的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它的底色。因此,真正能夠在區塊鏈行業里獲得長久發展的必然是技術的精耕者和應用的先行者。所有繞開技術的高牆,去討論區塊鏈應用的玩家到頭來只不過是一場投機取巧而已,只有精耕區塊鏈技術的玩家才能在江湖的風雲里縱橫馳騁。所以,等到區塊鏈進入到落地和應用的新周期里,那些脫穎而出的玩家或許正是這個時候的技術精耕者。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以阿里、百度為代表的區塊鏈玩家會將技術研發當成是發展的關鍵。當它們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成熟,以落地和應用為代表的新時代終將拉開序幕。現在區塊鏈正在處於應用大爆發的前夜,當區塊鏈技術足夠成熟,一個涇渭分明、各司其職的新時代終將開啟。
自從人們認識區塊鏈的那一天起,它就會賦予了某種神奇的意義。「鏈」接萬物是人們對於區塊鏈的基本認識。在這個認識背後,人們僅僅只是看到了區塊鏈的普適性,但卻忽略了真正造成這種普適性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實,區塊鏈之所以普適,之所以會和如此多的行業產生聯繫,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區塊鏈技術的基礎性。
經歷了多次洗牌之後,人們對於區塊鏈這個特點的認識開始逐漸清晰。當技術成為區塊鏈的底色,只有真正以技術為出發點來看待它,並且用落地和應用來反補區塊鏈的技術研發,區塊鏈的發展才能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周期。當技術的色彩開始明晰,有關區塊鏈的未來同樣開始明朗起來。
當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一切的發幣或ICO都是在耍流氓
說得直接一些,幾乎所有的的區塊鏈應用都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的成熟上的。當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甚至還相當原始的時候,所有迫不及待地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發幣或ICO上的玩家都是在耍流氓。因為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其實就是看到了比特幣和中本聰,並且僅僅只是簡單的拷貝而已。
經歷了多次洗牌之後,人們對於這條脈絡的認識開始變得清晰。反過來看,我們想要跳出發幣或者ICO的怪圈就是要完善區塊鏈的技術,真正讓區塊鏈的技術成熟到可以落腳到更多行業,更多領域當中。只有這樣,我們再討論區塊鏈的時候,才不會是僅僅只剩下發幣或者ICO,而是可以找到更多其他的可能性。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把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技術的研發上。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有關區塊鏈的應用同樣變得順理成章,而不再僅僅只是發幣或者ICO,這個時候,區塊鏈的發展才真正變得良性,而不再僅僅只是一個虛假的概念而已。對於區塊鏈來講,這種回歸技術,而不是概念的做法是正道所在。
交易不是區塊鏈的本質,一切非政府主導的交易都是非正規的
交易本身是以數字貨幣為終極歸宿的,當區塊鏈技術與交易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所謂的交易其實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發幣。因為一旦交易形成,必然需要有數字貨幣作為結算,這個時候的交易其實變成了一個數字貨幣買賣的場所。這個時候,交易便不再是和區塊鏈有關,而是與數字貨幣有關,所謂的區塊鏈同樣變成了一個概念和噱頭。
交易不是區塊鏈的本質,而是數字貨幣的本質。當區塊鏈拋開了技術,去談交易,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概念繼續進行發幣或者ICO而已。另外,交易本身需要一定的監督和管理,這和證券市場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有關區塊鏈相關的交易同樣需要這樣的監督和管理,否則,交易本身其實變成了一個法外之地,風險和犯罪便會開始滋生。
即使有交易,這樣的交易同樣需要建立在政府的監督和管理之下,當交易脫離了政府本身,一味地去做交易的時候。所謂的交易便失去了法律和法規做背書,最終交易的風險便會出現。這其實與互聯網金融有些相似,投資者們雖然可以在各大互聯網金融平台上進行交易,但是,他們的權益卻是無法得到保障的。一旦互聯網金融平台出現問題,投資者的權益便會受到損害。因此,建立一個政府主導的交易所才是真正讓交易變得合法、合規的關鍵。
區塊鏈並非萬能,僅僅只是一種手段而已
區塊鏈的基礎性,讓人們簡單地認為它可以解決所有行業的痛點和難題。於是,各種稀奇古怪的區塊鏈項目開始不斷出現。萬能,成為區塊鏈的標籤。一切皆可「鏈」,成為區塊鏈行業的主題詞。誠然,區塊鏈的確非常基礎,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因為區塊鏈的基礎性而去誇大它的作用無疑是一個錯誤。
區塊鏈只不過是一種技術而已,它和大數據、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這樣的新技術並沒有什麼區別。如果不斷給區塊鏈貼上萬能的標籤,忽略了區塊鏈的本質,所謂的萬能或許僅僅只是虛假的,自我構建的「理想國」而已。經歷了洗牌之後,人們對於區塊鏈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
所謂的區塊鏈只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已,它並不能夠解決所有行業的所有問題。只有真正把區塊鏈的功能和作用進行一個客觀而又理性的定位,所謂的區塊鏈才能真正告別浮誇,回歸到正道。當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進入到新階段,告別萬能,回歸理性,或許才是知道開始。
區塊鏈不是高冷,而是理性的普適
從區塊鏈被人們認識的那一天開始,其實就已經開始和高冷扯上了關係。直到現在,我們都還不知道中本聰究竟是誰。現在,幾乎所有的區塊鏈玩家似乎都在試圖與這個世界保持著一定的關係,無論是區塊鏈技術還是相關的交流都是相當非主流。對於知道相對較為基礎的技術來講,區塊鏈的這種高冷非但無益於它的良性發展,反而還將會把區塊鏈的發展帶入到死胡同。
區塊鏈行業的虛假項目和噱頭之所以會長期存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太過高冷,很多人並不知道區塊鏈究竟是什麼。正是因為人們不知道區塊鏈究竟是什麼,所以,才會有人會利用它去勾畫出一些虛假的概念。雖然從表面上看,區塊鏈行業相當火爆,區塊鏈對於傳統行業的深度改造相當具有顛覆性,但是,在這樣的火爆局面下其實是泡沫的不斷累積,還有危機的不斷蔓延。
區塊鏈的所謂高冷並不能夠促進它的良性發展,反而還會把它的發展帶入到死胡同里。只有真正發揮區塊鏈普適性,真正用區塊鏈技術去客觀而又理性地解決傳統行業當中的痛點和難題,才是真正讓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的關鍵。需要注意的是是區塊鏈的普適性並不僅僅只是狂熱的普適,而是理性的普適。
建立在理性的普適上,區塊鏈便不再是高冷的存在,同樣不會被神話。由此,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才能告別故弄玄虛,假裝高冷,真正進入到一個人人皆可理解的全新時代。當區塊鏈被人們熟知的時候,那些用區塊鏈的概念和噱頭來欺騙未知用戶的謊言和行為才能被擠破,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才能真正告別所謂的神奇與詭秘,真正進入到人人皆可「鏈」的時代。這個時候,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區塊鏈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
經歷了多次洗牌,越過了無數障礙,區塊鏈行業的未來方向正在變得清晰。對於區塊鏈來講,這是一個開始。只有真正讓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拋開虛假、狂熱,才能真正進入到客觀、理性的狀態里。這是一個好事,只有這樣,區塊鏈才能真正能夠熱而不狂,快而不躁。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暢銷書作家,行業觀察者,特約評論員。長期關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資訊,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