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壽終正寢 網友們搞起了真·墓碑…
嗨胖友們,今兒IE瀏覽器就正式退出歷史舞台了。
儘管你可能早八百年就只用IE來下Chrome了,不過作為「童年回憶」,網友們對於這位老同志,感情還是非常深的。
這不,梗圖排著隊就來了。
死神:IE,是時候上路了。
IE:Internet Explorer已停止工作。
有人覺得IE靠著魂器仍存於世(手動狗頭)。
但也有人迫不及待給IE P起了墓碑。
而據韓國網友透露,在韓國慶州,還有實體版……
墓志銘寫的是:
他曾經是個下載其他瀏覽器的好工具。
值此送別之際,我們還是來回顧一下IE這位曾經的瀏覽器老大哥波瀾起伏的一生。
IE的第一個版本Internet Explorer 1誕生於1995年8月。
第一輪網頁瀏覽器「大戰」,也就此拉開序幕:
當時,網景(Netscape)作為瀏覽器界一哥,市場佔有率超過70%。
值得注意的是,那時候蘋果的默認瀏覽器就是網景,而作為競爭對手,在IE之前微軟並沒有自己的默認瀏覽器。
通過與Windows系統捆綁的方式,IE很快就給網景造成了衝擊。
特別是在1996年Internet Explorer 3——首款支援程式語言及CSS的商用瀏覽器推出之後,IE的市場佔有率開始緊追網景。
而隨著兩者競爭的白熱化,當時的網頁設計者們還會把「用網景可獲得最佳效果」、「用IE可獲得最佳效果」的標誌放在主頁上,甚至由此觸發了名為Viewable With Any Brower(可用任何瀏覽器瀏覽)的運動。
1998年,背靠財大氣粗的微軟,IE正式斬網景於馬下。後者在這一年年底被美國網路公司美國在線(AOL)收購。
此後,IE一路高歌。到了2002年,其市場份額達到了驚人的96%,可以說佔據了瀏覽器領域的絕對統治地位。
只是IE成功了,卻也懈怠了。
IE 6.0版本2001年推出,而其下一代版本卻直到2005年才與用戶見面,IE6也成為該系列產品中生命周期最長的一個版本。
並且在這長達5年的時間內,IE6不斷受到用戶詬病——運行速度慢不說,安全漏洞還層出不窮……
而網景雖敗,卻仍留下了一點星星之火。
就在敗退的1998年,在網景資助下,Mozilla組織成立。
沒錯,就是火狐瀏覽器(Mozilla Firefox)名字里的那個Mozilla。
這也是為什麼,火狐被認為是網景的「精神續作」。
2004年,火狐推出1.0版本。到了2005年,IE市佔率就在火狐的衝擊之下,跌至85%。
如此競爭壓力之下,微軟也終於開始重拾第一輪瀏覽器之戰時的創新動力,加快IE 7.0版本的研發。
但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很快就出現了——
2008年,Google推出Google Chrome瀏覽器,同時推出對應開源版本Chromium。
Chromium對現今瀏覽器的影響不消多說:
如今替代了IE Windows系統默認瀏覽器之位的Microsoft Edge,在2020年也已經改為基於Chromium開發。
Chrome的強勢登場,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5年,IE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跌破20%。這一年的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上,微軟也開始捨棄IE,宣布用Microsoft Edge替代IE,成為新的Windows系統默認瀏覽器。
2016年,微軟宣布將會停止發布Internet Explorer 11之前版本的安全更新。
2020年,微軟宣布將陸續停止對IE的支援。
2021年,微軟預告了IE的「壽終正寢」。
而現在,告別時刻已至。
數據顯示,在上個月,IE全球市場份額僅餘0.64%。
參考鏈接:[1]//zh.wikipedia.org/wiki/Internet_Explorer[2]//en.wikipedia.org/wiki/Browser_wars[3]//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6-15/end-of-internet-explorer-era-spells-trouble-for-japan-busine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