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北京時間」 中科院研發新一代光鍾:300多億年差1秒

中國使用的標準時間是「北京時間」,大家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它來自於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的時間頻率基準實驗室,使用的原子鐘對誤差的要求極高,而且中科院還在研發最新的光鍾,可以做到300多億年誤差不到1秒。

據報道,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量子頻標研究團隊多年來研發了各種性能先進的原子鐘,包括原子銫噴泉鍾、冷原子鍶光鍾,國際首款雷射抽運小銫鐘產品,世界體積最小的高性能微型原子鐘,校準了國家標準時間。

為了國家標準時間始終擁有基準型原子鐘進行自主校準,10多年來,量子頻標研究團隊已先後研製出性能先進的地面冷原子鍶光鍾和車載型冷原子鍶光鍾。

光鍾則是更高性能的前瞻性原子鐘,是未來的基準型原子鐘。理論上,如果能夠長期連續運行,銫原子噴泉鍾6000萬年積累誤差不到1秒,光鍾則是300多億年。

當下,他們正努力將光鍾送上太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張首剛介紹稱:20多立方米的地面光鍾做成不到1立方米的空間光鍾,不僅要滿足環境和製程的諸多苛刻要求,還要解決許多技術難題。

定義「北京時間」 中科院研發新一代光鍾:30多億年誤差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