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協議原理,請認真看完!
- 2020 年 2 月 17 日
- 筆記
一、RIP協議基本原理
1.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介紹
①靜態路由是一種需要管理員手工配置的特殊路由。
靜態路由在不同網路環境中有不同的目的:
- 當網路結構比較簡單時,只需配置靜態路由就可以使網路正常工作。
- 在複雜網路環境中,配置靜態路由可以改進網路的性能,並可為重要的應用保證頻寬。
- 靜態路由可在VPN實例中使用,主要用於VPN路由的管理。
②動態路由 動態路由協議通過路由資訊的交換生成並維護轉發引擎所需的路由表。當網路拓撲結構改變時動態路由協議可以自動更新路由表,並負責決定數據傳輸最佳路徑。
在動態路由中,管理員不再需要與靜態路由一樣,手工對路由器上的路由表進行維護,而是在每台路由器上運行一個路由協議。 這個路由協議會根據路由器上的介面的配置(如IP地址的配置)及所連接的鏈路的狀態,生成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項。
所有的動態路由協議在TCP/IP協議棧中都屬於應用層的協議。但是不同的路由協議使用的底層協議不同。
OSPF將協議報文直接封裝在IP報文中,協議號89,由於IP協議本身是不可靠傳輸協議,所以OSPF傳輸的可靠性需要協議本身來保證。
BGP使用TCP作為傳輸協議,提高了協議的可靠性,TCP的埠號是179。
RIP使用UDP作為傳輸協議,埠號520。
IS-IS協議是開放系統互聯(OSI)協議中的網路層協議,IS-IS協議基礎是CLNP(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無連接網路協議)。
二、RIP協議原理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資訊協議)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IGP),是一種動態路由選擇協議,用於自治系統(AS)內的路由資訊的傳遞。RIP協議基於距離矢量演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數」(即metric)來衡量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距離。這種協議的路由器只關心自己周圍的世界,只與自己相鄰的路由器交換資訊,範圍限制在15跳(15度)之內,再遠,它就不關心了。RIP應用於OSI網路七層模型的網路層。
各廠家定義的管理距離(AD,即優先順序)如下:華為定義的優先順序是100,思科定義的優先順序是120。
RIP協議採用距離向量演算法,在實際使用中已經較少適用。在默認情況下,RIP使用一種非常簡單的度量制度:
距離就是通往目的站點所需經過的鏈路數,取值為0~16,數值16表示路徑無限長。RIP進程使用UDP的520埠來發送和接收RIP分組。
RIP分組每隔30s以廣播的形式發送一次,為了防止出現「廣播風暴」,其後續的的分組將做隨機延時後發送。在RIP中,如果一個路由在180s內未被刷,則相應的距離就被設定成無窮大,並從路由表中刪除該表項。
RIP分組分為兩種:
- 請求分組
- 響應分組。
RIP不可能在大型網路中得到應用
三、RIP維護更新
1.更新( update)定時器:
定義了發送路由更新的時間間隔 30s
2.老化(timeout )定時器:
定義了路由老化時間、如果在老化時間內沒有收到關於某條路由的更新報文,則該條路由的度量值會被設置為無窮大(16),並從ip路由表中撤銷,定時器默認值為180s。
3.垃圾收集(Garbagc-Collect)定時器:
定義了一條路由從度量值變為16開始,知道它從路由表裡面被徹底刪除所經過的時間。如果Garbage-Collect超時,該路由仍沒有得到更新,則該路由將被徹底刪除。默認值是120s。
四、RIP防環機制
1.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
路由器中某借口發送出去的路由,不會再從該介面接收
2.RIP環路避免機制二: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
路由器中某借口發送出去的路由,不會再從該介面接收並從原介面發回鄰居路由器。
毒性逆轉可以超越水平分割,不受水平分割的影響。
3.觸發更新時指:
當路由表中路由資訊產生改變時,路由器不必等到更新周期到來,而立即發送路由更新給相鄰路由器。路由更新中包括網路不可達資訊迅速傳遍全網,讓全網知道該路由不可達
五、RIPv2增強特性
1.RIPv2增強特性介紹
RIPv2跟RIPv1的相同點:
- 用跳數作為度量值,最大值為15
- 同樣是距離矢量路由協議
- 容易產生路由環路,使用最大跳計數,水平分隔,觸發更新,路由中毒和抑制定時器來防止路由環路
- 同樣是周期更新,默認每30秒發送一次路由更新
RIPv2的增強特性:
- 在路由更新中攜帶有子網掩碼的路由選擇資訊,所以支援VLSM和CIDR;
- 提供身份驗證功能,支援明文和MD5驗證;
- 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包含在路由更新資訊中;
- 使用外部標記;
- 運用組播地址224.0.0.9代替RIPv1的廣播更新;
- 關閉自動匯總,然後支援手動匯總;
六、RIP路由聚合
路由聚合:
同一個自然網段內的不同子網的路由在向外(其它網段)發送時聚合成一個網段的路由發送。僅RIPV2支援路由聚合。 包括基於RIPv2進程的有類聚合和基於介面的聚合。
RIPv2支援路由聚合,因為RIPv2報文攜帶掩碼位,所以支援子網劃分。在RIPv2中進行路由聚合可提高大型網路的可擴展性和效率,縮減路由表。
- 基於RIPv2進程的有類聚合即實現自動聚合。
- 基於介面的聚合即實現手動聚合。
- 如果被聚合路由攜帶了Tag,那麼路由聚合發生之後,Tag資訊將被清除。
本文為CSDN部落客「習性」的原創文章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751619/article/details/84782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