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閑魚賣車寫錯價格取消交易被起訴 律師發聲給出分析
日前,女子閑魚賣車,寫錯價格被拍下,主動取消交易後被買家起訴的事件引發熱議。
據了解,該女子閑魚賣車(2019上戶吉利嘉際)價格少寫1個0,原本價值約11萬的二手車標價變成了1萬1千元。
買家訴稱,被告余女士沒有誠信經營,余女士銷售的二手汽車價值約為10萬元,其不履行合約的行為將導致買家多花9萬元才能購買到同款汽車,若變賣同樣可以獲得8萬多元的利益,所以余女士應依法承擔相關責任。
對於該案件,上游新聞援引重慶何律師的觀點認為,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電子商務要遵守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規則,其規則也屬於合約的一部分。如果電商平台的交易規則規定哪些情況下可以撤銷買賣交易合約,這在法律上是允許的。
如果合約的確「顯失公平」,即使合約成立,那麼當事方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式,撤銷買賣合約。顯失公平是指出於非自願的原因,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結果對一方當事人過分有利,對他方當事人過分不利。
經查,閑魚社區用戶行為規範第四條「交易」中規定,買家付款後,賣家發貨前,雙方均有關閉訂單的權利。
另外,北京一訟在微博分析認為,從主管角度分析,賣方是不是存在故意,比如為了博人眼球低價出售,如果不存在,根據車輛的市場均價來判定,的確明顯低,是屬於重大誤解情形,是可以撤銷;
但從客觀角度,賣家的確做出了出售車輛行為,買家如果已經完成支付,買家如果在沒有任何告知的情況下關閉交易,那麼賣家屬於有過錯情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金額根據實際損失進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