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諾正式打響銷售戰:終止與「宇宙第一藥廠」合作
5日晚間,康希諾(688185.SH)公告稱,與輝瑞終止商業化合作,合作項目為: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CRM197載體)曼海欣(下稱:MCV4)。
這在投資者中引發關注。
一方面,該公告所涉及的MCV4,是康希諾生物擬於2022年上市銷售的重磅產品,目前還是中國獨家品種,有望為企業帶來過億元的銷售收入。
東興證券即認為若MCV4於2022年至2023年分別實現6%/10%的新生兒滲透率,營收貢獻有望達8.1/13.5億元。
另一方面,前述公告又涉及到了外資葯企龍頭輝瑞,後者被業內戲稱為「宇宙第一藥廠」。
2020年7月,康希諾曾與輝瑞簽署了合作協議,輝瑞獲權可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推廣其MCV4,合作時間更可最多長達10年。
原本,獨家品種+輝瑞加持,可謂是「雙劍合璧」。一直到2021年底,康希諾在年報中還曾這樣評述前述合作協議:該協議的簽署表明跨國製藥公司對本公司產品的競爭力、技術實力和產品品質的認可,也為曼海欣的商業化成功提供保證,為本公司品牌建立和符合國際標準的營銷體系的建立打下堅實基礎。
但MCV4上市僅過半年,前述合作協議又因何「終止」呢?
已預備MCV4銷售計劃
儘管在公告中,康希諾稱,與輝瑞的「分手」系「經過友好協商」,且對輝瑞「不存在有任何應付但未付款項的情形」。但這還是引發了種種揣測。
畢竟,本土Biotech與外資藥廠進行商業化合作,後又因種種原因終止合作,這樣的劇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同樣是A+H股上市的君實生物-U(688180.SH)。
2022年1月4日晚間,君實生物-U(688180.SH)公告稱,已終止與阿斯利康達成的PD-1商業化推廣合作,該事件曾在業內引發廣泛討論。
但與君實生物的「被動」相比,此次與輝瑞的終止合作,更像是康希諾的「主動而為」。
6日,《科創板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康希諾,企業方面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簡述了相關的事件始末:
原來,康希諾大約於2019年Q4開始與輝瑞方面洽談合作,彼時中國仍無新冠疫情,鑒於康希諾的產品管線較為單一,因此選擇將MCV4與輝瑞合作。在公司看來,這樣屬於高「性價比」的銷售方式;
但時至今日,康希諾的情況「已不可同日而語」。
記者注意到,2019年Q4時,康希諾尚未有任何產品獲批上市;而截至目前,康希諾已進入銷售階段的疫苗產品共有三款,分別為: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CRM197載體)美奈喜(下稱:MCV2,於2021年年中獲批上市)、MCV4、新冠疫苗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克威莎。
其中,前述公告所涉及的MCV4於2021年12月29日獲批上市,是中國首款獲批上市的四價腦膜炎結合疫苗,「填補了中國空白」。但截至目前,康希諾「尚未產生MCV4相關的銷售收入」。
而與輝瑞「分手」後,康希諾也會如何展開MCV4的銷售?
對此,公司方面還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在中國市場,企業已有約400人規模的銷售團隊。至於MCV4的銷售計劃,企業也已有預備,但不便透露,將以最終業績數字來自證實力。
一年內銷售隊伍望再擴2倍
一位行業分析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稱,終止與輝瑞合作的背後,有著康希諾自身的意圖——通過MCV4項目來鍛煉自己的銷售隊伍,為後續產品的商業化做預備。
他同時透露稱,康希諾曾在與投資者的交流中表示,2022年,其商業化團隊將擴容至500人。
事實上,康希諾已於2021年開始大規模擴建銷售團隊。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康希諾的銷售人員數量已達232人,是2020年同期的3.4倍;2021年,銷售人員的職工薪酬費用為6797萬元,同比增長64%。
據此,康希諾給到銷售人員的平均年薪高達29萬元,這幾乎已經與康希諾給到研發人員的工資持平(後者的平均年薪為30萬元),而且遠高於其他疫苗廠家的同期年薪(見下圖,記者註:沃森生物銷售人員中不包括外包於第三方的銷售團隊)。
前述分析師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康希諾「有錢了」。
同據年報,2021年,康希諾營收43億元,同比增加172倍;歸母凈利潤為19億元。
康希諾方面還對《科創板日報》記者進一步透露稱,自有的銷售團隊除負責MCV4的商業化外,還將負責MCV2、克威莎等的銷售工作。
「MCV2、MCV4都是非免疫規劃疫苗(記者註:即自費疫苗),需要一定的學術工作支援;新冠疫苗雖是政府採購,但在銷售上與非免疫規劃疫苗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需要學術教育、銷售支援。」
康希諾方面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解釋稱,這一批銷售隊伍可以對公司的產品銷售形成合力,另外,我們也可以代理銷售其他疫苗產品。
基層市場系疫苗企業的主要戰場
積極著手建立銷售隊伍,康希諾並不是第一家。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僅在科創板上,就包括了澤璟製藥-U(688266.SH)、君實生物-U(688180.SH)等生物醫藥企業正在積極建設自有的銷售隊伍。
另一位一級市場分析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解釋稱,這是因為一旦葯企發展到較大規模階段,「穩定供應及銷售網路會是核心」。
具體到疫苗企業,銷售的情況則會更複雜一些。
另有二級市場分析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指出,疫苗的銷售體系和藥品完全不同,疫苗的銷售分散分布在基層市場。「在中國,疫苗主要在接種點進行銷售,由接種點向上一級單位彙報接種需求。」該分析師指出,中國大約有5萬至6萬個疫苗接種點。
康希諾生物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企業目前約有300名銷售人員負責與各疫苗接種點對接。
也或基於此,二級市場對於康希諾與輝瑞的「終止合作」較為看好。6日收盤,康希諾報收180.07元/股,較昨日漲4.75%。
同時,《科創板日報》記者從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查詢到,目前MCV4疫苗的在研廠家還有艾美疫苗、中國醫藥集團、康泰生物、微超生物等四家,顯示該賽道的競爭正日益激烈,康希諾又將交出怎樣的「成績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