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0家車企加碼「撒錢」 6月車市將迎「起飛」
隨著600億元國家「購置稅減半」政策落地,主機廠聞風而動,市場情緒高漲。至今日收盤,汽車板塊整體表現強勢,海馬汽車、小康股份等漲停,廣汽集團、上汽集團、長安汽車等多股跟漲。
6月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回答財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去年2.0L及以下排量車型銷量佔比達96.8%,購置稅徵收減半的政策今年有望拉動整車銷售超200萬輛、汽車消費額超3000億元,甚至3500億元。
此前一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這也是繼國常會釋放600億元購置稅優惠「大禮包」後,該政策的具體落實細則。
同時,工信部辦公廳等4部門發布關於開展2022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鼓勵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車下鄉支援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推動農村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上述政策發布後,長安汽車率先出擊,在國家購置稅減免的基礎上,推出「『免稅』購車節」活動,部分車型可享受「免稅」或者「至高減免120%」的優惠,且長安金融將於6月份起投放1億元購車金融福利券;
吉利汽車公布,除享國家購置稅減半政策,部分車型更享購置稅全免,置換補貼至高6000元,金融貼息至高10000元;
上汽大眾方面,新途觀L、途觀X、途岳、新帕薩特全免購置稅,其他符合國家減免政策的燃油車產品減免75%購置稅;領克則表示,旗下相關車型除「0」元購置稅外,還將推出2年10萬元「0」利息,消費者最多可省約1.9萬元。
值得留意的是,作為豪華品牌中第一個加大補貼力度的品牌,Volvo針對不同車型推出了優惠補貼,在全系車型享受國家購置稅補貼+618期間,還可以獲得價值1500元的三選一權益卡包等。
其中,即使VolvoXC90不在本次「購置稅減半」的範圍之內,Volvo仍決定其率先享有50%專屬購置稅補貼, 這也將減範圍「擴大」到了30萬以上的車型。
據記者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長安、吉利、東風、廣汽、南北大眾、一汽豐田、Volvo等26家主機廠(品牌),出台了企業層面的優惠政策,大多以1:1跟進,即,廠家補貼另一半購置稅,相當於購置稅全免。
「可以預見,下半年的汽車零售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認為,汽車購置稅本質上是消費稅的一種,此項稅費調節機制在汽車零售端發展拐點到來之際,總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改善作用。
後續引發的漣漪效應在一定時期內將形成全行業繁榮,且經歷疫情等因素後,大部分燃油車經銷商庫存相對充足,行業仍處於買方市場,減稅的影響或將從6月開始逐步顯現,「國家、主機廠『雙管齊下』,這將會『炒熱 』汽車消費市場。」
資料顯示,2009年和2015年也曾執行過小排量購置稅減半政策,分別刺激了約370萬輛和近400萬輛汽車消費。
「600億元可增購約70萬輛乘用車,這將成為預期內絕對增量。」招商證券認為,此外,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有望被同步帶動,實際拉動的消費數量將更加可觀,這部分增量將遠超70萬輛。
「從節奏上面來看,政策可能對6、7月份以及12月份的銷量都將產生明顯的拉動作用,預計今年全年銷量或將與2021年持平。」
中信證券則估算,此次,「購置稅減半」政策有望拉動108-180萬輛乘用車新增需求。
「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出台非常及時、力度非常大,拉動作用非常強。」陳士華分析認為,今年三月中下旬的疫情對汽車產業鏈造成了很大影響,雖然目前產業在逐漸恢復,但消費者消費信心依然不足,此時出台的政策非常及時。
同時,終端在6月份會掀起一輪消費高潮,並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個人判斷(政策對)今年對包括上下游產業鏈在內的汽車消費及相關產業的整體拉動將超過5000億元。」陳士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