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伯文的經歷周伯文教授系IEEE Fellow、中國人工智慧學會(CAAI)會士,從事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核心前沿技術的研究、應用及產業化超過20年,研究領域包括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內容理解與生成、知識表徵與推理、人機對話、可信賴AI等。周伯文出身中科大少年班。1991年,周伯文以優異成績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入讀電子工程與資訊科學系,獲得學士學位。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取得資訊和訊號處理專業碩士學位。2003年獲得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周伯文進入IBM工作,曾擔任 IBM Research 人工智慧基礎研究院(AI Foundations)院長、IBM Watson Group 首席科學家、IBM 傑出工程師等職位,負責 IBM 全球在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基礎研究方面的戰略和執行。曾作為技術高層獲IBM傑出技術領導成就獎。2017年9月,周伯文回國正式入職京東,相繼出任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雲總裁、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全面負責京東集團的整體技術,以及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商業化。任職期間,周伯文主導的京東人工智慧平台項目「面向深度學習應用的開源平台建設及應用」入選2018年國家發改委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重大項目。2019年12 月 10 日,京東集團宣布設立集團技術委員會,周伯文擔任技術委員會主席。周伯文加入京東的時間並不長。2017年加入至離職總計四年時間。剛加入時負責AI業務,直接向劉強東彙報,2019年擔任「雲與AI事業部」的負責人,2021年1月又調到基礎技術部做負責人。雖然任職時間不長,周伯文的貢獻卻不小。他給京東招來了不少AI領域的專家,比如微軟雷德蒙德研究院的何曉冬、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梅濤。
2 學術研究周伯文教授在學術及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均擁有豐富經驗。在學術研究方面,周曾發表多篇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工作。他在自然語言表徵學習領域提出「自注意力」和「多跳機制」等核心理念,其思想被Transformer和GAT等論文直接引用、吸收;他定義了新的生成模型結構,被認為是AI文本生成領域奠基性工作之一。已發表論文百餘篇,最高單篇他引超1800次,總引用近13000次。學術兼職包括擔任IEEE語音語言技術專家組成員,IEEE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期刊編委等。在研究與產業融合方面,早在2003年,他研發了世界首個嵌入式大辭彙量雙向語音翻譯系統,並推動了其後續產品化並獲得成功市場應用。多年來,他帶領團隊定義和打造了IBM Watson Platform和京東NeuHub等多個人工智慧開放平台及其基礎AI能力,研發技術產品廣泛應用於跨模態搜索、語音翻譯、導購助手、內容生成等大規模互聯網及產業數智化落地應用中。周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研發項目,包括2030 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擬人化人機交互服務關鍵技術與系統」、國家發改委重大工程項目「面向深度學習應用的開源平台建設及應用」、兩項工信部人工智慧重點任務揭榜挂帥、北京市「智源-京東人工智慧平台跨媒體對話」等。周伯文於2018年提出了智慧供應鏈開放平台的構想和技術路線,以京東為依託單位,規劃和建設了「智慧供應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並於2019年獲得科技部授牌。主持過DARPA語音翻譯、Watson QA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