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2022年上半年發布的國產旗艦:就這方面升級了
2022年已幾近過半,除了深陷收購流言的魅族,其餘諸如華為、榮耀、OPPO、vivo、小米等手機廠商均已發布自家旗艦新機。
相比去年來說,今年的旗艦機型又有怎樣的配置突破?又會給用戶帶來哪些體驗升級呢?今天就來聊一聊旗艦機「旗艦」在了什麼地方。
性能:雙芯跑分破百萬
作為手機的「心臟」,每一代新機發售,其搭載的處理器往往成為首要關注的地方。
麒麟9000成為絕唱後,正當我們都以為高通的迭代晶片驍龍8Gen 1將統治SoC市場時,以往「怒其不爭」的聯發科甩出了「天璣9000」的王牌,那麼這兩款晶片性能表現如何呢?
先來看看高通驍龍8 Gen 1晶片,它採用了三星4nm製程,是首個Armv9架構指令集的SoC,集成了Cortex-X2超大核,採用了全新一代的Adreno GPU架構,它相比上一代驍龍888 CPU性能提升10% ,GPU渲染速度提升30%。
跑分方面,驍龍8 Gen 1安兔兔成績輕鬆突破100萬分大關,性能釋放相較前代提升明顯,像小米12Pro、realme GT2 Pro、榮耀Magic4系列均採用了驍龍8Gen 1晶片。
來勢洶洶的天璣9000配置同樣不俗,採用了更為成熟的台積電4nm製程製程,CPU這邊則是與驍龍8Gen 1相同的「1+3+4」的三叢集核心架構,安兔兔百萬跑分也不在話下。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往年一台機型採用一款SoC的模式,今年上半年的OPPO Find X5系列、vivo X80系列均推出了驍龍8Gen 1版及天璣9000版,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
驍龍8 Gen 1和天璣9000爭執牛耳、爭芳鬥豔,成為今年上半年旗艦機型手機處理器的常客。
充電:有線快充和無線快充成為標配
如果說起近年來國產手機在哪方面的提升感知最為明顯,那麼快充技術肯定是繞不過的。手機充電進入「快車道」,我們眼看衡量標準從每10分鐘充電多少,到每5分鐘充電多少,而如今百瓦快充的量產更是讓充電計量變為1分鐘。
相較上代機型,今年上半年的新機已有多款機型有線快充突破百瓦,像努比亞紅魔7Pro、小米12Pro、iQOO 9 Pro有線快充甚至已經超過120W。
PConline實測數據顯示,速度最快的realme GT Neo不到17分鐘即可充滿4500mAh的大電池,遺憾的是,OPPO、vivo今年上半年的旗艦機型大多為80W快充,相對比較保守,反而是子品牌的快充規格更勝一籌。
除了有線快充的升級,無線快充在2022年上半年的新機中也成為了標配,旗艦機型上有線充電和無線充電一個都不能少。
此外各家手機廠商似乎達成了共識,電池容量均同步升級,無疑解決了當代人的「續航焦慮」。大功率充電和大容量電池的組合拳下,足以滿足日常全天候的輕量化使用。
形態:摺疊螢幕手機的無限探索
手機形態的探索彷彿讓人神回2019年,彼時各家手機廠商為了追求更高螢幕佔比開始了手機螢幕形態的探索,水滴屏、劉海屏、彈出式攝影機等方案讓我見證了最為混亂但多元化的一年。如今打孔成為常態化設計之後,新的手機形態探索轉向了摺疊領域。
目前市面上已經量產的國產摺疊螢幕新機分別有華為Mate Xs 2、華為P50 Pocket、榮耀Magic V、vivo X Fold、OPPO Find N五款機型,而這幾款機型的摺疊形態也不盡相同,內折、外折、橫折、豎折,一塊螢幕被玩出了多種花樣。
首先是摺疊螢幕手機普遍採用的內折形態,手機螢幕閉合後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內屏有所保護。
榮耀Magic V、OPPO Find N、vivo X Fold三台內折機型均採用水滴鉸鏈結構設計,其優勢就在於可以最多大程度地削弱內屏摺痕。華為Mate Xs 2採用的是外折方案,配合獨創雙旋鷹翼鉸鏈,手機展開後螢幕是肉眼可見的平整。
除此之外,外折方案相較內折在厚度和重量的控制方面要做的稍好,華為Mate Xs 2機身重量為255g,展開時機身最薄處僅為5.4mm,合上時機身厚度為11.1mm,在摺疊螢幕手機中也稱的上是「輕薄」了。
以上兩種橫折方案之外,華為P50 Pocket則採用了國產摺疊螢幕手機中少有的豎折設計,而攜帶尺寸也正是縱向摺疊螢幕手機最吸引用戶的地方。
華為P50 Pocket的外觀就像是女生隨身攜帶的散粉盒,機身做到了足夠輕薄,內折方案也對螢幕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某種程度來說,夢回「翻蓋機」的縱向摺疊方案是目前技術創新和便利使用之間較為平衡的摺疊螢幕設計方案。
當然,客觀存在的「瑕疵」並不能賦予手機技術創新升級沒有意義的定論,況且2022年上半年的旗艦機型的升級遠遠不止於此。
更好的螢幕規格成為旗艦標配,2K解析度、120Hz刷新率、LTPO自適應刷新,硬體配置和軟體優化的協同讓日常手機使用更舒適;更強的影像實力也成為了高端旗艦手機追逐的目標,於是我們看到了國產自研影像晶片馬里亞納X和V1+的誕生及升級……
如此種種都在表明,科技進步永遠先於時代發展和生活需求,每次的手機迭代無論是進步一小步,還是跨越一大步,在我看來都是向著「∞」穩步前行。
那麼在大家看來,今年上半年國產旗艦的升級是不痛不癢,還是深得我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