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小案例分享-編順序號之二

  • 2020 年 2 月 14 日
  • 筆記

順序號

順序號的編法有很多,在之前的這篇推送中介紹了如何根據屬性進行排序編順序號。今天在上次的基礎上,加入新的元素:空間資訊! 因為地理資訊從業者接觸的大部分數據都是帶有空間資訊的,也經常會收到按照空間生成順序號的需求。比如:將某一地方中的點,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生成順序號。那麼,怎麼做呢?

數據準備

使用隨機生成點的方式生成100個點,如下圖所示:

欄位結構如下圖所示:

其中,att欄位的內容也是使用隨機數的方式生成的。

思路

按照空間資訊進行編號,與上一篇推送很類似。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加入了空間資訊,需要讓數據在編號後符合在空間上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規律! 所以,我在上次的基礎上,加了步驟0,來為排序加入空間資訊。 0、將點要素的空間資訊提取至欄位(這個在數據準備的時候已做); 1、首先要按照規則對數據進行排序; 2、生成順序號; 3、根據格式化字元串,固定字元串長度,不足位數補0; 4、將第3步驟中的字元串加上前綴。 編碼再次完成!

轉換器

依然類似,不再重複介紹,只曬出Sorter轉換器截圖: 編順序號之一:

編順序號之二(本次)

其中:_y降序,對應從上到下的編號規律;_x升序,對應從左到右的規律;加入att隨機數,為的是在點位置重複時還能按照用戶自定義的其他要素進行排序。

解決方案

與上次推送基本一致,除了造數據與排序的部分,生成順序號的方式跟之前完全一致。 本次案例中使用的是點要素,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用同樣的思路應用到線、面要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