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掛載新硬碟並進行分區格式化

最近要給小夥伴們寫幾篇文章,關於《linux下誤刪除文件之後該如何恢復》。對於沒有進程佔用的文件想要進行數據恢復,不同的文件系統格式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比如:ext4、xfs等。我找遍了我所有的虛擬機伺服器,都沒找到ext4文件格式的。因為ext4畢竟還是非常常用的文件系統格式,我寫東西就希望能夠系統一點,所以本文先介紹下:如何為linux作業系統掛載新硬碟,並將新硬碟格式化為ext4格式。

一、新建硬碟或安裝硬碟

一個硬碟可以通過工具分成多個分區,但在linux運維中通常一個新硬碟就一個分區即可。硬碟中的每個分區需要與linux作業系統中的一個文件目錄建立掛載關係。後續針對這個目錄下的文件讀寫操作,實際就是針對該磁碟進行文件讀寫操作。
對於這一步安裝硬碟的操作,如果是真實的伺服器,將硬碟安裝到伺服器的機架上即可。 對於虛擬機我們需要新建硬碟,規劃硬碟空間。所以下面的操作只針對虛擬機,我使用的是virtualbox虛擬機,其他的虛擬機其實差不多。虛擬機設置->存儲->控制器SATA->添加新的硬碟->創建新的虛擬盤。

然後根據提示選擇虛擬盤的格式、大小、宿主機上的存儲路徑即可。注意虛擬盤的格式是虛擬機的文件存儲格式,與linux作業系統的文件格式無關,如果不會選就默認即可。創建完成之後,會在控制器SATA下面多出一個新的硬碟。

二、添加硬碟分區

下面我們來將硬碟掛載到指定的目錄,這一步開始就不區分是虛擬機還是伺服器了,都是一樣的操作。我們通過命令lsblk -f查看一下作業系統現在能夠識別的硬碟盤符。我們能夠看到sda盤符的硬碟是安裝作業系統的時候的硬碟,包含swap、boot分區等。

注意紅色的部分sdb盤符的硬碟就是我們新安裝的硬碟,下面我們來針對sdb硬碟進行分區。磁碟分區的命令是fdisk /dev/sdb,sdb是我們上文提到的新分區盤符。按照如圖所示操作完成之後,新的硬碟就完成了分區操作,一個硬碟只做了一個分區。通過lsblk -f再次查看硬碟分區,我們看到sdb硬碟下多出一個分區sdb1,證明我們的分區操作正確的完成了。

唯一的區別是:舊的硬碟分區都有一個UUID和掛載目錄MOUNTPOINT,而我們新建的硬碟分區是沒有的。就需要我們下面來完成硬碟分區的格式化與目錄掛載。

三、硬碟分區格式化與目錄掛載

下面我們來針對分區進行格式化,格式化的操作比較簡單,執行mkfs -t ext4 /dev/sdb1命令即可,其中sdb1是我們新建的分區,ext4是linux作業系統支援的一種硬碟存儲格式。

[root ~]# mkdir -p /data;        #新建一個目錄用於掛載新硬碟
[root ~]# mount /dev/sdb1 /data;   #掛載新硬碟到目錄
[root ~]# lsblk -f
NAME            FSTYPE      LABEL UUID                                   MOUNTPOINT
sdb                                                                      
└─sdb1          ext4              0f75f926-222b-4385-84ac-8c69c613aa0a   /data

格式化完成之後,我們需要將已經格式化之後的分區,掛載到linux作業系統的一個目錄下面。所有操作完成之後,我們再用lsblk -f查看分區,可以看到我們新添加了硬碟sdb,新建了分區sdb1,完成sdb1分區格式化之後sdb1分區有了自己的UUID,格式化的存儲格式是ext4,完成了掛載操作之後有了MOUNTPOINT。以後該作業系統下針對/data目錄的讀寫操作,其實都是針對我們剛剛添加的硬碟sdb進行的。

四、重啟後不失效

上面完成的掛載關係,在作業系統重啟之後就失效了。如果希望下次作業系統重啟的時候自動掛載,需要在/etc/fstab 文件中添加下面的一行記錄實現自動掛載。

/dev/sdb1  /data  ext4 defaults 0 0

執行如下命令會重新載入配置文件,並使其生效:

mount -a

推薦閱讀

限於博文篇幅,更多精彩內容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推薦閱讀觀看

《原創精品影片及配套文檔:springboot-已錄製97節(免費)》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