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系統學習05】input函數——實現人機交互

  • 2020 年 2 月 14 日
  • 筆記

input函數

input用途

實現人機交互:

1、你提出問題列印在螢幕上,

2、運行程式的人再輸入回答。

3、按下回車,程式得到收集來的回答

4、之後,邏輯向下繼續運行。

我們寫的程可以實現根據他輸入的回答進行不同的邏輯走向。


語法

示例

result = input('你愛我嗎?請輸入:')    if result == '不':    print('哼!你個大豬蹄子!')  else:    print('me too!!!'))  # 拿著搜集到的結果數據「result」的值來處理我們的程式,根據result的值不同,邏輯走向也就不同。

你提出的問題就是小括弧「()」裡邊的那段字元串。result接受的就是運行的人輸入的回答。運行的人按下回車,流程向下繼續走。

參數

是一句話,只要填寫你要詢問客戶的問題或你想輸入、表達出來的任何數據,都行。且任何數據類型的皆可。

比如下邊幾個不同參數的示例:

a、字元串類型的參數

result = input('你愛我嗎?請輸入:')  # 運行時會列印:你愛我嗎?請輸入:

b、數字類型 參數

result = input(520)  # 運行時會列印:520

c、布爾類型 參數

result = input(True)  # 運行時會列印:True

d、甚至複雜類型(日後要整理的列表)參數都可以!

result = input([1,2,3])  # 運行時會列印:[1,2,3]

返回值

1、正常情況下

返回的就是用戶輸入的內容。

BUT⚠️, input函數的返回值,一定是字元串格式的。

也就意味著result變數肯定是字元串類型的數據。

result = input('你愛我嗎?請輸入:')  print(type(result)) # <class 'str'>

控制台交流如下:

「你愛我嗎?請輸入:」

此時我輸入了123,還是純數字鍵盤輸入的123喔。

然後觀察print的result類型,發現是<class 'str'>,字元串格式。

2、非正常情況下 那麼,我用戶不回答,直接回車跳過你這個問題呢?返回值是啥?看圖說話:

任性的用戶的操作

可以看到圖中最後一行列印的依舊是<class 'str'>,字元串格式。說明用戶不輸入,result接收的、或者說input返回的值是一個字元串形式的空串。

至於函數相關內容。我學過js接受起來很方便。可能零基礎看起來就不爽了。

什麼是參數、什麼是返回值。。。心裡一千個草泥馬沸騰。

這個也按下不表,日後詳談。

但是說回正題。我們平時寫邏輯,得把用戶輸入的可能性都考慮進去。也就是result如果不符合我們期望的情況,都考慮進去。

比如我上例中,result只要不是「不」字,就都走到else的情況了。


返回值數據類型轉換

上邊強調了好幾遍,input函數賦值給變數後,變數肯定是字元串格式。

馬上要過年了,過年肯定要見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吧!

那麼假如我們對input有以下使用場景呢:

age = input('石頭,你今年多大啦!')  if age > 24:    marryBu = input('哎呀!那你有對象了嗎?打算啥時候結婚啊!')  elif age < 24:    whereWork = input('工作啦!那你年薪多少啊現在!')  else:    print('哎吆,24不小了!我兒子24歲那年,他兒子都出生啦!')  print('允許這裡有個白眼!?️')

好,那我們來分析這段程式。

運行你就會發現,這段程式肯定會報錯。

報錯啦!

TypeError的錯誤,具體錯誤分析就去這裡看,不贅述。

但是簡而言之呢,就是說咱們截圖中輸入的 12 ,他是個字元串。

而到了下邊if、else里,age和數字24來做判斷。

python作為強類型語言對這樣寫法是零容忍的,所以就報錯了。

說了這麼多廢話呢,就一句話概括: 針對input的返回值使用時,注意進行類型轉換。 需要把字元串轉換成你需要的其他類型再進行if判斷。

上述程式碼改進如下:

age = input('石頭,你今年多大啦!')  if int(age) > 24:    marryBu = input('哎呀!那你有對象了嗎?打算啥時候結婚啊!')  elif int(age) < 24:    whereWork = input('工作啦!那你年薪多少啊現在!')  else:    print('哎吆,24不小了!我兒子24歲那年,他兒子都出生啦!')  print('允許這裡有個白眼!?️')

最後放一下運行成功的圖。(偷偷告訴你,主要是因為我喜歡那個白眼。)

白眼

從根源上改進的寫法如下:

# age = input('石頭,你今年多大啦!')  age = int(input('石頭,你今年多大啦!'))  if age > 24:    marryBu = input('哎呀!那你有對象了嗎?打算啥時候結婚啊!')  elif age < 24:    whereWork = input('工作啦!那你年薪多少啊現在!')  else:    print('哎吆,24不小了!我兒子24歲那年,他兒子都出生啦!')  print('允許這裡有個白眼!?️')

容錯處理

⚠️ 接上文。

int()強制類型轉換的同時,你得確保用戶輸入的是可以用int轉換的數據——即整數。如果他輸入浮點數、布爾值、中英文字元串等,咱們上邊寫法的程式可能就掛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涉及到和用戶打交道的時候,你必須得做容錯處理。即你得把所有可能性都想到,因為你不能保證用戶輸入啥!

我覺得這也是前端苦逼的地方之一吧。❤️


動手吧

說了這麼多,你也來寫一寫吧!

實現效果:

1、【簡單】讓用戶輸入自己的名字,然後列印出來「hello!用戶的名字」

「 需要用到inputprint變數賦值等 」

2、【困難】匯率計算器:讓用戶輸入要兌換的幣種,再輸入目標幣種。輸入用戶的金額。輸出轉換後的結果。(文字描述枯燥,效果可百度「匯率計算」,看搜索結果的第一條在線小工具。體驗過後用python實現)

「 需要用到inputif語句類型轉換print變數賦值算術運算符及表達式等前邊鋪設過的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