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後會間歇性排毒?專家回應
關於新冠肺炎感染,最近有一種說法在流傳,聲稱有些新冠感染者是間歇性排出病毒,而非持續排毒,可能在做核酸取樣時剛好不排毒,所以無法檢測出陽性。
對此,多位權威專家都予以了駁斥。
一位專家指出:「新冠病毒主要是呼吸道感染病毒,屬於急性感染病毒,不存在『間歇性排毒』。病毒的感染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不存在『時有時無』的狀態。」
該專家還強調,在新冠病毒感染的後期,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會一位病毒清除不幹凈,出現排毒的波動反覆,還有極少數「復陽」,但這時病毒基本沒有傳染性,也不是間歇性排毒。
另外一位業內權威專家也表示,新冠病毒主要是呼吸道感染病毒,不存在病毒排毒的間歇性,只有極少數免疫缺陷的、正在化療的人才有這種可能。
即使是乙肝、艾滋這樣的慢性病毒,一旦感染也都會持續帶毒,不會出現間歇性排毒的現象。
對於核酸檢測中的「漏檢」、假陰性或假陽性問題,上述專家都認為,主要與取樣不規範、試劑盒準確性有關,應該從取樣和試劑品質方面去找原因,而不能認為感染者間歇性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