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億人或面臨糧食危機:產量下降、美國食品價格暴漲

由於與新冠疫情相關的供應鏈中斷和去年乾旱導致產量下降,糧食價格已然很高。在各種因素疊加製造的脆弱時刻,俄烏衝突爆發,給全球糧食市場一記重擊。

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是世界小麥和玉米的主要生產國,它們共佔全球小麥出口約29%、全球玉米供應的19%,以及全球葵花籽油出口的80%。在俄烏衝突發生之後,小麥、玉米、大麥、食用油和肥料的供應鏈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全球糧食價格已上漲近13%。俄羅斯和烏克蘭共生產了美國一半的化肥,而化肥價格現已翻了四倍。

在2019年至2022年3月之間,穀物價格上漲了48%,燃料價格上漲了86%,肥料價格上漲了35%。這三個因素導致2022年將面臨的情況更加嚴峻。早在2007年糧食體系就岌岌可危。

那時由於上漲的油價導致食物價格直線上升、對玉米生物燃料的需求暴增、高運費、金融市場的投機、低糧食儲備、糧食產地的極端天氣,大範圍的強有力的貿易政策都使市場變得更加動蕩,它帶來一場糧食危機的完美風暴,直到2011年、2012年價格從高點逐漸回落。那場風暴似乎在2022年重新浮現。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日前發出警告,人類或將面臨「二戰後最大的糧食危機」,多達17億人正暴露在糧食、能源和金融系統的破壞之下,導致貧困和飢餓問題的惡化。

赫克特指出,在美國,食品價格已升至歷史高點;在其他國家,糧食供應有可能成為嚴重的問題導致短缺或災荒。肥料的短缺和漲價的人工費用、種子、農用器具、籌集資金和其他投入價格不止影響了農產品價格還限制了生產。

聯合國稱17億人或面臨糧食危機:全球產量下降、美國食品價格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