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經典瀏覽器退場!唏噓

5月16日,微軟Edge瀏覽器在微博官宣,IE瀏覽器(即Internet Explorer)將於6月16日正式退役,此後其功能將由Edge瀏覽器接棒。

至此,作為微軟經典作業系統Windows 95的默認瀏覽器,IE在其誕生後的第27年最終落下了帷幕。然而,「我們」在惋惜IE的退場同時,也不由地感慨「互聯網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95%的份額都是它,IE的爺青回時刻

時間撥回至1995年,那一年,伴隨著滾石樂隊的《Start Me Up》上線,微軟推出其歷史上最成功的作業系統之一——Windows 95。

作為Windows 95的默認瀏覽器,IE迅速走紅,並帶領網友開啟衝浪之旅,打開新世界大門,一時風光無兩。當然,IE也成為那個年代網友最初的「衝浪記憶」。

從那時起,微軟利用捆綁銷售的策略,使IE瀏覽器短時間內迅速普及。在2002年、2003年,IE瀏覽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95%,成為全球使用最廣泛、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網路瀏覽器,堪稱瀏覽器界的龍頭老大。

其實,IE並不是第一個瀏覽器,也並不是微軟獨立研發的。當年,微軟與Spyglass合作,IE從Spyglass的早期一款商業性的專利網路瀏覽器Spyglass Mosaic衍生出來。

而在誕生的前3年時間裡,IE為改善體驗迭代了4個大版本。1996年推的出IE3.0,就是大家熟悉的藍色「e」圖標,網友想必都對這個藍色「e」圖標印象深刻。

此外,IE4.0還引入了Trident渲染引擎,能讓網頁上的特定部分實時改變,一直沿用到現在。

如今,IE作為目前主要公共服務網站的底層架構,目前仍然是考試報名、培訓註冊的主要選擇。因此,為數不少的網友在遇到報考、查詢的時候,也不得不重新下載IE。

一代經典瀏覽器IE退場!永別了

誰殺了它,探究IE之死

早在去年5月份,微軟便宣布,一年後,公司某些版本的Windows系統將不再支援其當前版本的IE 11桌面應用程式。從那以後,微軟數次通過Windows消息中心提醒用戶,敦促其儘快遷移至Edge瀏覽器。

其實,IE的退場其實有跡可循。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各家瀏覽器紛紛崛起。尤其是2011年之後,大量的競爭對手出現,Chrome、火狐、Safari瀏覽器、360、百度、搜狗、QQ等瀏覽器,都給了用戶全新的選擇,並迅速瓜分瀏覽器市場。

2013年微軟發布IE11瀏覽器也未能挽回頹勢,2015年IE瀏覽器市場佔有率跌破20%。

然而在2016年,微軟公司停止對IE 8/9/10三個版本的技術支援,用戶將不會再收到任何來自微軟官方的IE安全更新。作為替代方案,微軟建議用戶升級到IE 11或改用Microsoft Edge瀏覽器。

此時,IE並沒有「與時俱進」,甚至在功能、易用性等方面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IE瀏覽器速度慢、反應遲鈍、兼容性不佳,時不時地崩潰等問題,屢遭用戶「嫌棄」。

卡與慢,導致IE瀏覽器成為遲鈍的代名詞,甚至有人還惡搞評選出世界上最慢的幾樣東西:樹懶,烏龜、海星和IE。

然而,等IE回過神來,用戶習慣已經被徹底改變,失去了用戶的IE想要起死回生,也是回天乏術。

Edge接棒,瀏覽器的江湖未到決戰

IE退場,但瀏覽器的競爭還在繼續,這個江湖遠未到決戰的時刻。近日,StatCounter近日公布了2021年4月份的瀏覽器市場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微軟Edge瀏覽器從3月份的8.03%降到了4月份的7.96%,排名第三。

其餘排名為,GoogleChrome瀏覽器從3月份的67.14%增長到了4月份的67.55%,排名第一。

蘋果Safari瀏覽器從3月份的10.11%降到了4月份的9.85%,排名第二。Firefox火狐瀏覽器從3月份的7.95%降到了4月份的7.78%,排名第四。微軟在喪失IE之後,Edge面臨巨大的壓力。

然而,以中國市場為例,2021年中國手機瀏覽器用戶約為7.3億人,用戶整體規模呈現上升趨勢。

在市場不斷增長的面前,微軟Edge瀏覽器仍然具備擴展的潛力。同時,雖然目前已經進入智慧手機時代,但在搜索方面,瀏覽器仍然是用戶接觸互聯網的主要工具,仍然有著很大的市場影響力。

此外,伴隨著Web2.0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移動端APP發起搜索,而移動端搜索也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正在成為瀏覽器廠商的角逐之地。瀏覽器的江湖未到決戰,留給微軟Edge瀏覽器機會還有很多。

一代經典瀏覽器IE退場!永別了

寫在最後

IE退場在令我們唏噓的同時,也讓我們認識到互聯網產品更應該注重迭代的頻次和用戶體驗,否則將會這個時代拋棄。

目前,不少考試網站在線報名系統依然規定必須使用IE瀏覽器,這該如何解決?我想「有準備」的企業正在解決這個問題。

一代經典瀏覽器IE退場!永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