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G-SYNC顯示器 怪不得價格差異這麼大!原因揭開

當我們在選購電競顯示器的時候,總會在產品描述里看到「G-SYNC模組「「兼容G-SYNC技術」等類似的字樣。而這些不同的文字描述,所帶來的往往是產品價格的巨大差異。

基於這種情況,筆者將通過這篇文章跟大家來聊聊G-SYNC這項技術。一方面是想幫大家了解它的原理與作用,另一方面是想讓大家在面對搭載不同G-SYNC技術的顯示器時,選購不再迷茫。

都是G-SYNC顯示器 為什麼價格差異這麼大?原因揭開

G-SYNC技術是什麼?

想要知道G-SYNC技術是什麼,就要先從這項技術解決的問題聊起——遊戲畫面撕裂卡頓等情況。

遊戲畫面產生撕裂的原因有很多,但始終離不開一個概念,就是「幀」。那「幀」是什麼?

我們舉例來說,如果將一幅動態畫面拆分成一張張圖片來看,那麼這裡的每幅圖片都可以理解為「一幀」。顯示卡的作用是將每一幀畫面渲染出來,並將渲染好的畫面以訊號的方式傳輸給顯示器,再通過顯示器將這些畫面呈現出來。

這兩種畫面在每秒中產生的數量,也就是遊戲玩家比較熟悉的,FPS(幀數)和Hz(刷新率)。

需要說明一下,這個「FPS」是指Frames Per Second,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FPS」(First-person shooting game),並不是同一個含義。說回正題,幀數和刷新率的數值越高,反映到我們的眼中就會感覺畫面越流暢。

都是G-SYNC顯示器 為什麼價格差異這麼大?原因揭開

通過剛才的描述,大家應該對顯示卡和顯示器的工作原理產生了一些了解。現在,咱們開始分析一下畫面撕裂產生的原因。

遊戲畫面想要正常顯示,就需要顯示卡的幀數和顯示器的刷新率保持一致。但是,顯示器的刷新率是固定不變的,顯示卡的渲染速度卻受到每幀畫面複雜程度的不同而無法恆定。

所以,顯示卡會內置兩個緩衝區來存儲已經渲染好的畫面,並通過更迭的方式以供顯示器逐幀顯示。

顯示器在輸出每幀畫面時,並不能一次全部呈現出來,而是通過自上而下的逐行掃描方式來實現。

因此,在顯示器當前幀畫面沒有掃描完成,而顯示卡又渲染出了新畫面時。原本應該按照順序出現的幀畫面,會提前將緩衝區渲染好的畫面訊號傳遞給顯示器,就會產生畫面撕裂的現象。

G-SYNC技術產生的原因及原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垂直同步技術(V-SYNC)應運而生。垂直同步技術是以顯示器為主導,顯示卡要在顯示器輸出當前渲染的畫面之後,才會繼續渲染新畫面。儘管這項技術可以有效緩解畫面撕裂的情況,但它還會產生新的問題,就是畫面延遲。

都是G-SYNC顯示器 為什麼價格差異這麼大?原因揭開

產生延遲的原因在於,當顯示器的刷新率高於顯示卡的輸出幀數,顯示器在等待顯示卡渲染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短暫的停頓。在觀影時,由於畫面的輸出比較線性,所以這種停頓不會產生明顯的視覺影響。但對於競技類遊戲來說,它帶來的延遲感就非常明顯。

針對垂直同步技術存在的不足, NVIDIA於2013年發布了旗下全新的同步技術,即G-SYNC。當然,不僅僅是 NVIDIA,AMD旗下也有實現類似功能的FreeSync技術,這個我們有機會再聊。下面,我們看一下G-SYNC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都是G-SYNC顯示器 為什麼價格差異這麼大?原因揭開

G-SYNC技術的實現原理與垂直同步正好相反,它是先由顯示卡生成新畫面後,然後通過搭載了G-SYNC技術晶片的顯示器進行呈現。使顯示器的刷新率隨著遊戲幀數動態變化,遊戲的FPS是多少,顯示器的刷新率就是多少Hz。

當然,在顯示卡生成畫面多過顯示器呈現畫面(FPS>Hz)的時候,同樣會產生撕裂問題,所以G-SYNC只有在幀數低於刷新率時才會生效。

早期的G-SYNC技術,需要通過在顯示器內置晶片來實現。經過顯示技術的發展,目前市面上很多支援VRR(可變刷新率技術)的顯示器,基本都可以兼容G-SYNC。

那麼這種沒有內置晶片的顯示器相較於內置晶片的顯示器存在哪些區別?接下來,咱們就來聊一下G-SYNC技術不同認證等級之間的區別。

不同等級G-SYNC技術之間的區別

在2019年,NVIDIA正式將G-SYNC技術進行了分級,劃分成G-SYNC Ultimate、G-SYNC以及G-SYNC Compatible三種認證等級。並且,NVIDIA還在官網發布了擁有官方技術認證的顯示器品牌及型號名單,以供大家參考。

點擊查看:NVIDIA G-SYNC認證顯示器列表

都是G-SYNC顯示器 為什麼價格差異這麼大?原因揭開

下面,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三種不同等級的G-SYNC技術之間存在哪些差異。

G-SYNC Ultimate

首先,咱們先從認證級別最高的G-SYNC Ultimate聊起。G-SYNC Ultimate最初的名字是G-SYNC HDR,通過這個名字,我們可以了解到。G-SYNC Ultimate能夠兼容HDR技術,可以解決更清晰畫質下的延遲卡頓問題。

由於需要搭載獨立晶片來同時處理HDR與G-SYNC訊號,並且NVIDIA官方對G-SYNC Ultimate有著嚴格的認證標準。所以,在官網能查詢到通過G-SYNC Ultimate認證的顯示器產品僅有23款,占官方認證顯示器名單總量的7%左右。

都是G-SYNC顯示器 為什麼價格差異這麼大?原因揭開

AOC AG274QG內置了官方認證的G-SYNC Ultimate模組,並且兼容Adaptive-Sync技術。儘管顯示器售價較高,但對想體驗到完整G-SYNC功能的朋友來說,這款顯示器還是比較值得入手的。

G-SYNC

G-SYNC技術與G-SYNC Ultimate實現方式基本相同,都是通過內置晶片來讓顯示器實現可變刷新率。儘管它的認證標準沒有G-SYNC Ultimate那樣嚴苛,但在官網可查詢到的G-SYNC認證的顯示器也僅有81款。

個人認為這中間的主要原因在於,搭載了普通晶片的顯示器相較於搭載了第三代晶片的G-SYNC Ultimate顯示器來說不存在性能優勢。並且,由於晶片成本的原因,它相較不用搭載專屬晶片的G-SYNC Compatible技術顯示器來說也不具備價格優勢。

G-SYNC Compatible(G-SYNC 兼容)

G-SYNC Compatible是通過VRR(可變刷新率)技術,使顯示器本身動態調整刷新率,來實現消除畫面撕裂卡頓等問題。並且,由於G-SYNC和Freesync都是基於同一標準實現的,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支援Freesync技術顯示器也可以兼容G-SYNC技術。

都是G-SYNC顯示器 為什麼價格差異這麼大?原因揭開

當然,NVIDIA也在官網的功能介紹文章內說明。對於沒有通過官方認證的VRR顯示器,用戶也可以通過NVIDIA控制面板選項嘗試啟用該項技術,但不保證能夠兼容,以及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

由於搭載G-SYNC Compatible無需承擔額外的晶片成本和技術難度,所以市面主流的G-SYNC顯示器,基本都是採用這項技術。上文也提到了,NVIDIA官方不保證未認證產品的使用效果,所以像AOC 27G2這種通過官方認證的產品可靠性也會更高。

寫在最後

隨著G-SYNC技術的不斷演變,逐漸衍生出了高中低三種技術等級。也使得搭載G-SYNC技術的顯示器,做到了從萬元到千元級的全價位覆蓋。

但對於給大多數遊戲玩家來說,G-SYNC Ultimate固然能提供最好的使用體驗,可我們想要的歸根到底不過是一個不撕裂、不卡頓的遊戲畫面。所以,搭載G-SYNC Compatible技術的顯示器就足以滿足使用需求了。

這篇文章既是筆者對現有資料的歸納,也是個人主觀理解的總結。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和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對G-SYNC技術產生一定了解,選擇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電競顯示器。

都是G-SYNC顯示器 為什麼價格差異這麼大?原因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