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斬首,凝聚科技的殺人機器

  • 2020 年 2 月 12 日
  • 筆記

近日,據媒體報道,在伊朗少將蘇萊曼尼被斬首之後,所有人都開始關注空中殺手無人機了,這次的襲擊行動顯然證明了無人機在未來戰爭中的巨大潛力,而對此軍事專家張召忠拋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那就是在無人機技術上,中國這次非但沒有掉隊,反而已經遙遙領先。

無人機簡述

無人駕駛飛機英文縮寫為「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或者由車載電腦完全地或間歇地自主地操作。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無人機往往更適合那些太「愚鈍,骯髒或危險」的任務。

無人機按應用領域,可分為軍用與民用。軍用方面,無人機分為偵察機和靶機。民用方面,無人機+行業應用,是無人機真正的剛需;目前在航拍、農業、植保、微型自拍、快遞運輸、災難救援、觀察野生動物、監控傳染病、測繪、新聞報道、電力巡檢、救災、影視拍攝、製造浪漫等等領域的應用,大大的拓展了無人機本身的用途,發達國家也在積極擴展行業應用與發展無人機技術。

無人機最早在20世紀20年代出現,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的卡德爾和皮切爾兩位將軍,向英國軍事航空學會提出了一項建議:研製一種不用人駕駛,而用無線電操縱的小型飛機,使它能夠飛到敵方某一目標區上空,將事先裝在小飛機上的炸彈投下去。這種大膽的設想立即得到當時英國軍事航空學會理事長戴·亨德森爵士賞識。他指定由A.M.洛教授率領一班人馬進行研製。

無人機當時是作為訓練用的靶機使用的。是一個許多國家用於描述最新一代無人駕駛飛機的術語。從字面上講,這個術語可以描述從風箏,無線電遙控飛機,到V-1飛彈發展來的巡航導彈,但是在軍方的術語中僅限於可重複使用的比空氣重的飛行器。

中國外無人機相關技術飛速發展,無人機系統種類繁多、用途廣特點鮮明,致使其在尺寸、品質、航程、飛行高度、飛行速度,任務等多方面都有較大差異。無人機系統由飛機平台系統、資訊採集系統和地面控制系統組成。最初的一代主要以偵察機為大宗,一些無人機已經裝備了武器。由無人機擔任更多角色的軍事預想,最初是轟炸和對地攻擊,空對空戰鬥,飛行員最後一塊領域。

裝備有武器的無人機被稱為無人戰鬥機飛機,而美國斬首伊朗將軍的無人機,就是這種凝聚了高端科技的冰冷武器。

中國的無人機發展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無人機技術的國家,並且這個國家也擁有十分豐富的無人機使用經驗,中東地區也是美軍無人機作戰的主要戰場,多款無人機都曾經在這裡接受過實戰的考驗,而且還多次立下大功,而這次美軍出動的MQ9無人機也是捕食者的改進型號,並且強化了偵察能力與打擊能力。

實際上早期的無人機並不具備如此豐富的功能,此前美軍無人機主要擔任偵察工作,因為有人戰機前往他國空域執行偵察工作風險太大,一旦被擊落將很難對飛行員進行救援,但使用無人機就可以解決後顧之憂,從而讓美軍可以放心大膽的出動無人機對其他國家關鍵目標進行偵察行動。美軍這款MQ9取得戰果也再次證明了察打一體無人機對未來戰爭的影響,尤其是對敵方關鍵人物的斬首行動,作為無人機大國,如今中國也已經掌握了世界一流的無人機技術,並且配套彈藥體系也非常完善,如今中國無人機更是廣泛出口中東市場,看來在無人機領域,中國已經處於世界一流水平了。

而近日,在利比亞混戰戰局中基本佔據優勢地位、正在糾集一幫民兵圍攻的黎波里的「利比亞國民軍」搞出的「翼龍-2割草無雙」事件,也佐證了中國的無人機技術的確處於頂尖梯隊。

當然了,這回搞出「割草無雙」事件的中國造「翼龍-2」型無人攻擊機自然也不是中國直接賣給利比亞的,而是先賣給了阿聯酋、阿聯酋用著順手再轉手提供給利比亞,甚至直接派出阿聯酋空軍人員部署到利比亞參戰的。平心而論,這些無人攻擊機在利比亞戰場的表現非常之好,不僅完好率、出動率都相當之亮眼,打擊的準確率和殺傷力也都不錯:拿「翼龍-2」型無人機來講,以任務載荷(8枚BA-7導彈)出擊時,其作戰半徑可以達到1200千米以上,任務持續時間可以達到十幾個小時。再以「BA-7」型導彈而言,這是一種外貿版的重型機載反坦克導彈,採用雷射半主動制導,可以做到發射後不管,最大理論射程可以達到7千米,採用攻頂彈道和串聯破甲戰鬥部,最大靜破甲厚度可達1400mm,單發命中率可以達到88%以上。該型導彈性能,類似於美軍刺殺蘇萊曼尼的「地獄火」導彈,實屬戰爭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