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又回來了!聯合騰訊 打造中國亟需的作業系統
中國智慧手機行業發展到今天,依舊是 「大而不強」——具體來看,儘管中國手機市場足夠廣大且格局已經穩固,中國手機成功出海暢銷全球,但遺憾的是,中國在處理器架構、晶片製造、作業系統等需要底層創新技術支撐的核心領域,依舊是受制於人,很容易面臨 「卡脖子」 的風險。
面對這種風險,似乎只能被迫挨打,再卧薪嘗膽,埋頭直追。
現實是,硬體這條賽道上,我們落後太遠了,不能望其項背,那麼,軟體賽道呢?
4 月 18 日,已經重返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酷派,宣布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
這次合作正式提出了 「下一代作業系統」 的概念——基於此,雙方將成立下一代作業系統聯合實驗室,共同推進底層技術研發,探索下一代作業系統。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談到的 「下一代作業系統」 已經超越了傳統作業系統的理念,結合了雲計算、5G、AI 等多項技術進行綜合創新,具有更強的未來屬性。
實際上,這一創新還有一個潛在的目標,那就是實現 「換道超車」,避免被 「卡脖子」 的風險。
中國需要下一代作業系統
下一代作業系統,究竟是什麼?
如果僅從概念來說,作業系統的定義是管理電腦硬體與軟體資源的電腦程式,這裡說的電腦可以是一台 PC/Mac 電腦,當然也可以是一部智慧手機——它承載著處理器晶片和應用軟體的聯動關係,成為電荷和比特之間的轉化中樞,因此,衡量一個作業系統的優劣指標,實際上就是電荷和比特之間的轉化。
正如酷派高級副總裁秦濤所言,作業系統的未來之爭,本質上在於提升電荷與比特的轉化效率。實際上,這也正是下一代作業系統的核心技術目標。
然而,對於中國智慧手機行業來說,下一代作業系統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維度的問題,它也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大創新突破口,一個構建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這一點,還要從中國智慧手機行業面臨的創新困境說起。
事實上,中國智慧手機行業在經歷了過去十幾年的發展之後,市場格局走向穩定,同時,硬體迭代近年來逐漸放緩,整個行業創新也已經乏力。
當然,也有一些企業試圖通過研發手機晶片和處理器來打造產品差異化。但它們的切入點是晶片設計,採用先進位程製程的晶片製造環節同樣受制於人;而且遺憾的是,手機晶片領域的成長機會已經過去,整個晶片領域都面臨摩爾定律放緩甚至失效的困境。
也是基於這些原因,中國才多次面臨被國外 「卡脖子」 的情況,無論是基於摩爾定律的先進位程製程晶片製造,還是在軟體層面的Google GMS 斷供,都曾讓中國企業感受到切膚之痛——不僅如此,中國企業也做出了無奈的妥協和應對,但在國外相關技術的領先優勢下,畢竟是治標不治本。
畢竟,「揚湯止沸」 不如 「釜底抽薪」。
所以,在上述的背景下,中國的科技企業要想在計算領域實現有力的突破,更為可行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技術條件,在最底層、最核心的的軟體領域做底層創新,其基本邏輯就是 「換道超車」。毫無疑問,「下一代作業系統」 是最好的切口。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切口之所以值得被瞄準,還與當前手機的不良使用體驗有密切關係。
比如說,依靠移動晶片迭代帶來的性能增長,正在逐年放緩。當前移動晶片性能提升的同時,能耗比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這導致了手機端發熱與續航短的問題持續惡化。同時,一些超級 App(比如微信等大型 IM 軟體、原神等大型遊戲)迭代迅速,對存儲和算力的需求是持續增長的。用戶有提升算力的需求,但只能通過換機來獲得有限的體驗提升。
不僅如此,因為種種原因,換機周期延長,對手機的體驗要求也更高,這類基礎要求也無法得到滿足。絕大多數的用戶購機區間都是在千元左右,而受限於晶片性能、快閃記憶體與存儲容量。很容易遇到,隨便下幾個應用,聊天發幾個文件,或者拍一些影片圖片就開始出現手機卡頓,存儲已滿的問題。
正是因為如此,酷派方面告訴雷峰網,下一代作業系統,並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它在本質上也是為了應對當下用戶普遍存在的使用痛點。
當然,從更大的角度來看,下一代作業系統的提出,也是為了推動中國在全球開源社區和作業系統的創新領域做出貢獻,增強中國產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自主性,從而避免被 「卡脖子」 的風險。
作業系統上云:酷派的三步走戰略
對於酷派來說,下一代作業系統,必然是基於雲的。
一方面,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雲計算已經成為整個經濟社會運行的新型基礎設施,也是人類未來在數字化層面的核心載體,上雲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另一方面,目前人類的移動通訊技術發展已經進入到 5G 時代,而中國 5G 的發展更是在世界範圍內位居前列,這就使得雲端體驗和本地體驗的連接得到了越來越強大的保障。
如此一來,作業系統上雲,實際上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備的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當前的作業系統,已經部分實現了與雲端進行同步的功能,覆蓋到了照片、影片、簡訊、文件等內容的跨設備傳輸——但這與 「作業系統上雲」 是完全不同的理念。從本質上來說,如今的作業系統,依舊是基於本地設備,包括底層架構、驅動程式、各類 App 等,都是在設備本地上依賴於其所搭載的應用處理器的算力在運行。
而 「下一代作業系統」,則應該是全面上雲,不僅僅是對用戶的照片等文件上雲,也包括系統本身的應用程式上雲,甚至是作業系統的內核和底層架構都是基於雲端。
事實上,在酷派的設想中,「下一代作業系統」 分為三步走。具體來看:
第一個階段,是 ROM。這首先是一些用戶手機上的大文件(比如說微信 App 中傳輸的影片等文件)上雲,接著是應用中的各類數據上雲,其次就是應用程式(比如說 Android 系統中的 APK 應用文件包)本身上雲。
——這解決了當前手機存儲不夠的問題。
第二個階段,是 RAM,主要包括記憶體融合/壓縮,記憶體智慧提取,計算上雲,這裡面提到的記憶體智慧提取,實際上就是通過 AI 來學慣用戶的實際使用習慣和相應的記憶體調用機制,從而使得在系統在記憶體提取方面更加貼合用戶習慣,提升效率;
——這解決了當前手機快閃記憶體不夠、運行卡頓的問題。
第三個階段,是底層的 Framework 上雲,以及系統 Kernel 上雲,這是最難的一步,但也是作業系統上雲的長期目標。
——手機硬體需求減負,這從根本解決了對國外高製程晶片的依賴。
經歷了這三個階段的上雲之後,在酷派的技術圖景中,最終的下一代作業系統的形態,應該硬體層面的極致精簡,雲端可以無限擴容,而用戶可以按需使用,系統也能夠越用越快。
酷派副總裁司馬雲瑞告訴雷峰網,如果用做菜去做類比,如今的作業系統,更像是一個需要在本地從頭現做的廚房,要吃到菜,就必須自己準備廚具、調用資源、親自烹飪,這是一個繁瑣而負責的過程,而且會讓廚房變得越來越擁擠——而 「上雲」 的作業系統,更像是一個中央廚房,甚至通過AI學慣用戶的高頻需求,這個中央廚房裡已經準備好了 「預製菜」,只是在等待用戶需要的時候,把菜運輸過來就可以。
「未來小程式生態在下一代作業系統中的使用場景是『服務即應用』。用戶手機桌面上,不再是一個個佔用記憶體的 App,而是一個個服務,未來應用商城變成服務商城。未來,甚至可以在手機桌面放 PC 端的遊戲,但並不佔用本地的記憶體,因為存儲在雲端。」司馬雲瑞表示。
當然,這裡所說的運輸渠道,指的就是 WiFi6、5G 網路甚至更加先進的後續移動網路升級。
如果這樣的 「下一代作業系統」 能夠順利實現,那麼它不僅僅解決的是中國企業在底層作業系統上不再被 「卡脖子」 的問題,它也能夠幫助面對應用程式複雜化、文件存儲空間要麼不足要麼浪費、手機 「吃」 配置而且越用越卡等難題。
這樣一來,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基於 「下一代作業系統」,在同樣的存儲佔用空間下,雲端存儲要遠遠地低於手機記憶體成本,同時,普通晶片也可以流暢地體驗大型端游——整體來看,它能夠讓所有用戶都能花最少的錢,享受最適合自己的服務。
由此,「下一代作業系統」 不僅僅是一個產品和技術創新,它更是對整個現有作業系統的思維體系和技術框架的全面顛覆——實質上它致力於實現的,也是對用戶使用體驗的一次革命。
堅持長期主義,助力中國創新
顯然,下一代作業系統是一個宏大而遙遠的目標,它的實現註定是困難的——好在,酷派已經為了它做了不少準備。
雷峰網了解到,酷派自從宣布回歸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之後,就一直在做手機作業系統層面的底層創新,並取得了實際應用層面的成果。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酷派在開源社區參與了對 EROFS 文件系統的開發工作,並且將開發成果應用在了酷派新機所搭載 COOLOS 上,不僅使得系統文件本身縮小了 36% 左右,也能夠使得系統的運行更加流暢——具體來說,在酷派所推出的針對下沉市場的手機上,COOLOS 系統的流暢度比同檔次、同硬體設備、通用同款晶片的機器好很多,甚至可以與某些更高價位的競品正面 PK。
不僅如此,通過大量的底層開發工作,酷派還針對 LINUX 內核和相關的開源社區做出了重要貢獻——比如說,在 Linux 核心社區的核心分支程式碼貢獻排行榜中,酷派已經是中國手機品牌的第二名。
基於上述工作,酷派在「下一代作業系統」 已經完成了一些第一個階段的部分成果。
酷派已經針對 Linux 文件系統、進程調度、記憶體管理等核心模組進行了優化,並且已經取得了一些不錯的突破,而且 4 月份已上線內部體驗版,而雲磁碟、文件上雲等功能的開發在進行中、
同時,為了應對網路的不穩定性所帶來的調取文件不夠及時的體驗,雲磁碟加入了 AI 模組,通過學慣用戶的行為,只將不常用的文件搬遷到雲端。
當然,除了上述開發成果之外,與騰訊雲的合作,也是酷派在開發 「下一代作業系統」 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突破點;雷峰網了解到,雙方的合作不僅僅是局限在雲計算和雲存儲方面,未來在應用數據等層面會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除此之外,司馬雲瑞告訴雷峰網,酷派的下一步則是考慮將把聊天記錄應用數據上雲,預計 2022 年底之前把大文件、聊天記錄、應用數據上移實現——他表示,這些創新成果會隨著開發進度不斷推送到 COOLOS 中。
至於 「下一代作業系統」 的長遠目標的實現,司馬雲瑞告訴雷峰網,這可能是一個五年甚至是十年的事情,期間可能每年甚至每三個月都會發布或優化,在它所已經確定的幾個方向上不停地迭代,優化用戶體驗,這是一個不斷量變的過程。
而量變在不斷積累之後,將會迎來質變。
當然,毫無疑問的是,對於如今重新回歸到中國手機市場的酷派來說,下一代作業系統的打造,註定是一場困難重重的長期工程,它需要時間,需要一步一步走,也需要持之以恆的付出——底層創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無疑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值得投入。
酷派作為中國智慧手機行業的一個重要參與者,如果想要貢獻出真正的創新技術和行業價值,就必須致力於長期主義的創新;而長期主義,也正是真正關鍵的底層創新技術在誕生過程中所需要的。某種程度上,它也正是中國在未來技術創新的長遠發展過程中避免被 「卡脖子」 所需要的精神。
路還很遠,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今,在通往 「下一代作業系統」 的道路上,酷派已經踏出了它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可謂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且看酷派射出的這發 「子彈」,能夠飛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