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自研CPU重要突破:首次實現RISC-V+Android12的AI支援
阿里旗下的平頭哥半導體不僅實現了ARM架構自研處理器倚天710的商用,現在開源的RISC-V處理器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發的玄鐵C910處理器玄鐵C910上成功運行TensorFlow Lite,首次實現RISC-V在Android新系統上的AI支援;同時,平頭哥集成多項第三方關鍵組件,為廣大RISC-V集成商和開發者成功打樣。
RISC-V是新興的CPU指令集架構,Android(Android)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作業系統之一,兩者的深度融合被業界寄予厚望,是極具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技術挑戰很大。
此前,平頭哥通過10萬餘行的程式碼修改,率先實現了Android10.0關鍵組件在RISC-V上的移植,成功運行Chrome瀏覽器,初步證明了RISC-V架構具備的高性能潛力。平頭哥的這一工作也已開源。
隨著Android系統的迭代更新,Android12.0版本引入了Bazel新架構、Rust新語言和Studio新功能,其Art和Bionic模組也實現了架構層面的進化。這給RISC-V兼容Android系統提出了全新挑戰。
基於此,平頭哥對Android12.0進行了系統性的RISC-V優化支援,並通過Android Studio在 RISC-V 架構上成功運行Tensor Flow Lite模型,開啟了RISC-V在Android平台上對人工智慧的支援。
Android12.0,玄鐵C910上成功運行TensorFlow Lite
而針對RISC-V第三方組件開發面臨的支援缺乏、系統不兼容及認證水平低等問題,平頭哥首次在Android12.0版本上集成並驗證了RISC-V架構的音頻播放、影片播放、WiFi和相機等關鍵功能:這證明了RISC-V兼容最新版本Android12.0的可行性,也將極大降低RISC-V廠商開發和集成相關組件的門檻。
「此次我們將RISC-V對Android的支援擴展到核心工具集、第三方庫和 SoC 板級支援包(BSP)上,首次將它們都集成到系統中來實現,將RISC-V與Android的融合再往前推進一步。這些架構支援若被接收為Android官方的ABI介面,將是下一個里程碑。」平頭哥技術專家毛晗介紹說。
據了解,毛晗是RISC-V國際基金會Android技術工作組(Android SIG)的主席。
RISC-V國際基金會致力於推動技術、標準和生態的發展成熟,下設9個委員會和60多個技術工作組,其中共有8個技術領導崗位來自阿里平頭哥,數量是中國企業中最多的。
平頭哥資深技術專家李春強告訴記者:「我們也將繼續開源RISC-V在Android系統上的新進展,希望此舉吸引更多生態夥伴加碼新架構。
RISC-V是面向未來的架構,平頭哥將持續推動開放、普惠的RISC-V生態建設,讓更多開發者和廠商共享RISC-V的技術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