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微信傳文件?比文件傳輸助手更好用的神器奉上!
前言
你還在用微信、QQ、網盤給同事或是其他設備傳文件嗎?其實倒也不是說不行,壓縮包、PPT、word這種文件格式,微信、QQ、網盤還是會老老實實給你傳原文件,但是照片!照片!哪怕你勾選了原圖,依舊會偶爾抽風給你再壓一遍,坑爹呢這是?!
當然,快捷的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選擇文件發送就能有效避免這個問題,你以為問題就結束了?
你還是不能發送1G以上的大文件給好友、設備,這種時候常用的辦法,如果是給自己其他設備傳文件,就要插上數據線;如果是是給同事傳文件,則要發郵件、上傳網盤開啟分享。
說實話,這種時候蘋果生態圈的優勢展露無遺,AirDrop 就能解決一半的問題,雖然居家辦公沒法跑到同事的工位上直接給他傳文件了,但自己幾台設備間傳文件實在爽的一匹。
如何像 AirDrop 一樣跨設備,甚至跨距離快傳文件?這次筆者就整理了幾款不錯的軟體和大家分享下。
有哪些平台可以用
對於疫情居家辦公期間,文件如何傳輸成為了一個大問題,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幾乎0成本的文件傳輸方式,希望可以為居家辦公的用戶提供一些幫助。
airdroid
首先介紹的是airdroid這個平台,它的優點是可以在iOS、macOS、Windows以及Android平台上面使用,支援平台覆蓋全面。可以下載APP使用,甚至可以直接在網頁端傳輸文件。這裡將網頁鏈接放在這裡//web.airdroid.com/。
筆者本人推薦的是網頁版,打開鏈接進入網頁版是這個樣子的。
文件傳輸需要註冊帳號,這裡可以直接使用郵箱註冊帳號。
隨後就很簡單了,直接在網頁端將桌面的文件拖拽進來即可完成傳輸。
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airdroid比較適合電腦與Android手機,很多功能都是需要搭配Android手機來實現的,遠程傳輸文件的話也僅限於Android手機,而Windows與iPhone傳輸文件的話需要二者在同一網路下。
其實這也至少解決了iPhone與Windows電腦傳輸文件的通病,要知道,雖然使用iPhone的用戶很多,但並不意味著使用Mac電腦的用戶很多。筆者就遇到過很多次iPhone與Windows電腦傳輸文件的問題,現在用airdroid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了。
需要注意的是,airdroid也有多個版本,並且部分進階功能需要收費,但對於只是需要傳輸文件的用戶來說普通版已經夠用了,無需開通高級賬戶。
Send Anywhere
現在介紹的這個平台叫做Send Anywhere,這裡直接上鏈接//send-anywhere.com/。Send Anywhere的優點在於支援多個平台,基本上常見的Windows、macOS、iPhone、Android包括網頁端等平台都可以使用。上圖為網頁端的上傳介面。
這張圖為桌面APP的上傳介面,點擊「+」即可上傳文件,同時也可以在下面輸入秘鑰來選擇接收文件。
點擊發送之後Send Anywhere會給出三個選項,秘鑰、二維碼以及鏈接分享。
在手機端也可以通過輸入秘鑰或者掃碼二維碼的方式來接收文件,這裡分為區域網互傳和網路傳輸兩種。
常規模式下,採用的是網路傳輸,需要網路的支援。而打開右上角的WIFI直連後,沒有網路也可以暢傳大文件。
奶牛快傳
下面要介紹的這個平台叫奶牛快傳,這裡直接將平台鏈接放進來//cowtransfer.com/,目前奶牛快傳只有網頁端,並沒有APP。打開網頁端進入首頁,可以直接選擇添加要傳輸的文件。
選擇好文件之後開始點擊上傳,在上傳之前可以進行一些設置,部分選項是需要會員才可以操作的。
在上傳結束後會直接生成鏈接和口令。
在手機的網頁端點擊接收的選項後,會直接彈出要求輸入傳輸口令。
隨後就可以將上傳的文件下載到本地。
奶牛快傳目前僅僅是利用網頁端進行文件的傳輸,通過鏈接與口令來實現端到端的文件傳輸,對於設備的限制也更低。官方也推出了兩款定價方案,分別是針對個人以及針對團隊的產品方案。不過如果僅僅是個人使用傳輸文件的話,支援10G容量的免費版基本夠用了,畢竟它不限速。
哪種工具更適合你?
其實像這種設備之間互傳文件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蘋果的AirDrop、小米的小米互傳等等,同類設備之間傳輸文件較為方便,但不足之處在於一旦跨不同品牌的設備傳輸後,原有的傳輸方式基本無法使用。
所以才有了這期內容,受限於篇幅和時間的原因無法將所有的傳輸工具加入進來,這裡介紹的幾個傳輸平台主要適用於不同品牌不同設備以及遠程的文件傳輸問題。比如iPhone和Windows電腦的數據傳輸、比如疫情期間居家辦公的同事之間的文件傳輸等等等等。
這裡將幾種在線文件傳輸方式之間的區別簡要的做了一下對比以方便大家查看,其中大部分的平台都為用戶提供了一些基礎的功能,一些進階的功能則需要付費,但對於大部分個人用戶來說普通版已經夠用了。
總結
其實目前Android機大都支援了互傳聯盟,Android機之間互傳文件、APP的體驗還是不錯的。而跨平台的支援就很拉胯了,只能使用第三方的應用才能勉強傳傳的樣子。
而遠程互傳大家更喜歡上面那種方式呢?筆者最常用的還是奶牛互傳和 Send Anywhere,兩者的優勢互補,傳文件基本告別了U盤的束縛,當然,如果你有NAS這種神器,當小編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