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核酸檢測910萬人次!上海:儘早實現社會面清零

據上海發布通報,3月28日5時起,上海對黃浦江以東、以南及毗鄰區域實施了封控,開展核酸篩查,期間共組織取樣人員約1.7萬人、設置臨時取樣點6300個,全天候開展檢測。

截至目前,在浦東、浦南及毗鄰區域共完成910萬人的核酸檢測,在浦西區域的非重點區域開展抗原篩查,共篩查1087萬人,均發現一定數量的檢測結果異常人員。

3月30日起,黃浦江以東、以南及毗鄰區域開始實施第二次核酸篩查。

今天上午,上海市委常委會舉行會議,聽取當前疫情應急處置和核酸篩查相關工作彙報,研究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要充分認識疫情防控面臨的嚴峻複雜形勢,堅定堅決地實施好這一輪面上核酸篩查工作,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儘早實現社會面清零。

第一批地區的篩查要一鼓作氣,按時按質完成;第二批地區的篩查要無縫銜接,有序展開。

篩查期間,嚴格落實「人不流動、足不出戶」,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另外,對於病例通報中,感染者在風險人群中發現的比例變高了的原因。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吳寰宇指出,首先是與病毒傳播特點相關。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本市近期報告的陽性感染者以奧密克戎變異株為主,奧密克戎毒株BA.1的傳播速度比德爾塔毒株增加約70%多,而BA.2又比BA.1傳播速度高出60%多。

上海在開展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調查處置時,擴大了風險人群的篩查範圍,在這類人群中發現了更多的陽性感染者。

另外,通過切塊式、網格化篩查發現,上海市疫情呈現區域聚集和全市散發並存兩個特點,發現的感染者多數為無癥狀感染者或輕症病例。

因此,針對聚集性疫情傳播鏈、重點場所和重點職業人群進一步加強篩查,這也提高了在風險人群中的發現比例。

已核酸檢測910萬人次!上海:儘早實現社會面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