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再學』Shell基礎 — 5、Bash基本功能(命令的別名和常用快捷鍵)
- 2022 年 3 月 29 日
- 筆記
- 高級測試技能 - Shell基礎
1、給命令設置別名
Linux系統的命令別名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這裡再過一邊。
(1)設置別名的命令格式
- 查詢命令別名。
[root@localhost ~] # alias
- 設定命令別名。
[root@localhost ~] # alias 別名='原命令'
- 例如:查詢系統中已經定義好的別名。
[root@localhost ~] # alias 結果如下: alias cp='cp-i' alias l.='ls-d.*--color=auto' alias 11='ls-1--color=auto' alias ls=』ls--col or=auto' alias mv='mv-i' alias rm='rm-i' alias which='alias|/usr/bin/which--tty-only--read-alias-show-dot--show-tilde'
- 例如:定義
vim
命令的別名是vi
。[root@localhost ~] # alias vi='vim'
(2)命令別名永久生效
為了讓別名永久生效,可以把別名寫入環境變數配置文件~/.bashrc
中。
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vim /root/.bashrc
編輯完成後,保存退出,需要重新登陸才能夠生效。
或者執行source
命令,也可以讓環境變數配置文件立刻生效。
[root@localhost ~]# source .bashrc
擴展:在Linux系統中
.
有三種含義:
- 第一種:單獨一個
.
表示source
命令。如上邊命令可寫成[root@localhost ~]# . .bashrc
。- 第二種:文件名前加
.
,表示隱藏文件。如.bashrc
。- 第三種:目錄前邊加
.
,表示當前目錄。如./
。
(3)別名的優先順序
命令執行時的順序是這樣的:
- 1、第一順位,執行用絕對路徑或相對路徑執行的命令。
如:[root@localhost ~]# /bin/vi /etc/profile
,執行的就是vi
編輯器,即使我們上邊用vi
別名代替了vim
編輯器,因為使用絕對路徑執行的命令,優先順序高。 - 2、第二順位執行別名。
- 3、第三順位執行
Bash
的內部命令。 - 4、第四順位執行按照
$PATH
環境變數定義的目錄查找順序找到的第一個命令。(後邊會說清楚)
2、Bash常用快捷鍵
ctrl+A
:把游標移動到命令行開頭。如果我們輸入的命令過長,想要把游標移動到命令行開頭時使用。ctrl+E
:把游標移動到命令行結尾。ctrl+C
:強制終止當前的命令。ctrl+L
:清屏,相當於clear
命令。ctrl+U
:刪除或剪切游標之前的命令。我輸入了一行很長的命令,不用使用退格鍵一個一個字元的刪除,使用這個快捷鍵會更加方便。ctrl+K
:刪除或剪切游標之後的內容。ctrl+Y
:粘貼ctrl+U
或ctrl+K
剪切的內容。ctrl+R
:在歷史命令中搜索,按下ctrl+R
之後,就會出現搜索介面,只要輸入搜索內容,就會從歷史命令中搜索。ctrl+D
:退出當前終端。ctrl+Z
:暫停,並放入後台,但命令並沒有終止。這個快捷鍵牽扯工作管理的內容,我們在系統管理章節詳細介紹。ctrl+S
:暫停螢幕輸出。ctrl+Q
:恢復螢幕輸出。
其實還是前邊Linux文章講的快捷鍵最常用。//www.cnblogs.com/liuyuelinfighting/p/1551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