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通訊基地台越近輻射越大?真相出乎意料

​輻射一般分為兩種: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由直接或間接的電離粒子或二者混合組成的輻射,它會破壞DNA的結構,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非電離輻射是指能量比較低,並不能使物質原子或分子產生電離的輻射,通常對身體無害。​

今天,中國電信官方微博介紹了關於「輻射」方面的認知誤區。

誤區一:通訊基地台多,輻射一定很大?

事實上,通訊基地台的輻射量還沒有很多家用電器輻射大。且通訊基地台天線的輻射覆蓋面積較廣,與人體的接觸距離較遠,產生的影響也很小。

另外,通訊基地台數量越多,手機通話效果就越好,手機和基地台之間產生的電磁輻射反而越小。

誤區二:離通訊基地台越近,輻射越大?

距離基地台近不代表輻射大,基地台的電磁輻射主要來自於天線。而天線傳播訊號基本是水平方向發射,而不是垂直方向。

位於基地台之下的建築物恰好位於盲區,其輻射反而很低。電磁波在大氣中傳播的過程衰減很大,穿透牆體更會急劇衰減,不會影響附近住戶的身體健康。

誤區三:5G網速越快,輻射越大?

5G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大頻寬的特點。5G網路更快,不是靠增強通訊基地台的訊號發射功率,而是靠擴容傳輸頻寬。5G基地台的輻射小於40微瓦每平方厘米,比很多家用電器的輻射量還低,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離通訊基地台越近輻射越大?中國電信科普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