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居行業要變天!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它來了
1997年,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耗費9700萬美元,耗時7年建成一座智慧豪宅,也將智慧家居的概念帶到了大眾的視野。而中國的智慧家居產業也在2000年前後進入了萌芽階段。
歷經了二十餘年的發展,中國智慧家居從概念萌芽,發展到智慧單品,再到場景化互聯,已經逐漸成為了普通消費者在家裝時會認真考慮的產品,而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
如今的中國的智慧家居市場以達到了5800億元的規模,資本也在瘋狂的進駐智慧家居行業。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有近14.5萬家經營範圍含「智慧家居、智慧家電、智慧家裝」,且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智慧家居相關企業。
只不過和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智慧家居遠沒有想像中驚艷的用戶體驗,生態割裂,標準混亂等問題不斷被提起。智慧家居市場需要有個統一標準來整合割裂混亂的市場成為全行業的共識。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個由CSA聯盟發起的,並得到了包括蘋果、Google、亞馬遜、華為等行業巨頭支援的智慧家居標準「Matter」,在歷經了改名、以及反覆跳票之後,終於將在今年正式落地。
那麼醞釀多年的Matter究竟能否解決生態割裂、標準混亂的問題?會是智慧家居變革的起點,還是只是行業發展中的一個小波瀾?
萬眾期待的Matter,究竟是什麼?
當你購買了一個小米的掃地機器人,想用華為的智慧音箱來控制它,會發現並不可行,想用華為手機來控制,則需要額外安裝相應的APP,並且無法和其他設備進行聯動。
這就是目前智慧家居生態割裂帶來問題,我們在選擇智慧產品時會受到生態的限制。
對於一些極客玩家來說,用個Homeassistant來串聯不同智慧生態的產品,實現互聯互通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當畢竟是第三方開源平台,穩定性和體驗自然無法和原生生態進行比較,並且也無法覆蓋所有產品。
而Matter協議的作用其實就和Homeassistant一樣,用來打通不同智慧家居生態,區別在於Matter是一個原生的底層基礎協議,只要是支援該協議的設備都能原生的進行互聯互通。
Matter的主要發起人之一是CSA連接標準聯盟,該聯盟可能大家並不熟悉,但是它的原名大家肯定不陌生,那就是Zigbee聯盟。
2019年12月, Zigbee聯盟聯合亞馬遜、Google、蘋果等海外智慧家居巨頭成立了一個名為 「Connected Home Over IP」的工作組,簡稱「CHIP」。
只不過,面對智慧家居多樣的連接標準以及連接性與兼容性問題,標準的制定顯然並不簡單,原計劃2020年末會發布的CHIP的首個規範草案和開源資料,毫無意外的跳票了。
到了2021年5月,Zigbee聯盟正式更名CSA連接標準聯盟,將「CHIP」改名為「Matter」,並將發布時間推遲到了今年,這是「Matter」協議第一次為大眾所知悉。
根據最新的消息,Matter標準將於今年年中最終確定,而首批Matter認證的產品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就投入市場。
Matter的誕生也得到了整個智慧家居產業的支援,智慧家居行業的巨頭紛紛用行動表達支援。
Google去年就宣布,未來Google智慧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可以控制任何Matter認證的設備,蘋果也曾在去年的WWDC上宣布:iOS 15將支援Matter標準,用戶可以通過Home App來管理Matter設備。
中國的包括華為、塗鴉、綠米及晶片廠商樂鑫等也都加入了支援Matter協議的陣營,彩電巨頭TCL更是在今年的CES 2022上展出了支援Matter的電視機。
那麼含著金鑰匙出生的「Matter」真值得那麼高的期待么?真的能一統智慧家居這個江湖么?
前有「技術」「利益」兩隻攔路虎,Matter的推行不會一帆風順
其實智慧家居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解決市場割裂混亂局面的需求,早在2014年智慧家居迎來第一次爆發開始,就已經不斷的被提起。但為什麼直到現在有且只有一個「Matter」出現?
歸根結底,智慧家居混亂割裂的情況並不是一個標準就能夠完全解決的,其背後的問題要複雜得多。
1、新舊標準、協議之間的關係該如何權衡?
一個統一的標準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權衡和其他現有協議之間的關係,這也Matter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
智慧電視、智慧攝影機、智慧門鎖等需要涉及到影片傳輸的設備需要由WiFi等高頻寬的通訊協議提供支援,而像各類感測器又需要低功耗的連接技術,很難有一種通訊方案能解決所有設備的互聯互通問題。
所以我們能看到,目前智慧家居行業,WiFi、藍牙、ZigBee、Z-wave等通訊協議基本長期處於一個並存狀態。
顯然Matter也意識到了這一點,Matter Github的第三大軟體貢獻者芯科科技(Silicon Labs)的總裁Matt Johnson曾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Matter不會取代任何現有物聯網無線協議,它是運行在現有協議之上的架構。
但由此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新協議如何兼顧老設備,特別是對於智慧電視這些壽命周期長達5-10年的設備,向下兼容無疑是一個需要去解決的大問題。
儘管CSA聯盟規劃,Matter標準可以通過軟體升級來實現老硬體產品對新標準的支援,或者通過類似多模網關的設備實現對其他標準智慧產品的兼容。
不過這更多是靠廠商自己去推行,至於廠商們是否願意去為了這些老設備做專門的優化,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2、如何讓「利益」為「技術」發展讓路?
解決了技術協議共存問題,擺在Matter面前的第二個問題自然就是各個廠商之間的利益博弈。這點其實和好理解,畢竟商業中的各種邏輯歸根到底都無外乎「利益」二字。
從每年不斷攀升的出貨量,營銷規模不斷上漲的趨勢就不難看出,這智慧家居的潛力巨大。
而這塊大蛋糕誰都會想進來分一份,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智慧家居上到萬億市值的行業巨頭,下到初創企業,都在扎堆往智慧家居行業卷。
為了能夠分到更大的蛋糕,就需要把用戶牢牢捆綁在自己的生態體系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智慧家居頭部的企業,基本都是從軟體到平台再到硬體一手抓的模式。
智慧手機企業,坐擁手機這一大智慧家居入口,可以通過孵化自己的硬體產品來實現生態閉環;傳統家電企業,諸如海爾、美的坐擁完善的家電品類,則通過打造自己的生態平台來吸引用戶。
這種通過生態閉環的方式來深度綁定用戶的方式,無疑能夠讓廠商的利益最大化。
而Matter要做的則是打通各個生態之間的壁壘,但這會抹除各個生態在入口或是產品品類覆蓋上的優勢,特別是對於頭部廠商而言,其通過龐大用戶群體積累起來的技術優勢,極有可能會被新入局的品牌追上。而且,品牌之間的差異化優勢在統一的標準下如何得到保留,也是Matter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事情。
此外,智慧家居市場上還有小米、塗鴉智慧等開放的IoT品牌,其做的事情其實也和Matter要做的類似,也是為了解決消費者在面對智慧家居產品時不在混亂。對於這類中立的開放式智慧家居品牌,Matter無疑是一個競爭者的身份。
3、生態開放後,安全和體驗如何保證?
當然,智慧家居生態割裂的問題,或許對市場發展不利,對消費者選擇增加困難。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軟體、平台、硬體一手抓的模式,確實會讓智慧家居的體驗更加順滑,安全問題也更加容易應對,不然就需要和蘋果、華為等智慧家居生態一樣設置嚴格的准入標準,來限制其生態下的產品,確保生態的安全以及出色體驗。
而這也引出了Matter面臨的第三個問題,如何解決不同生態准入門檻不同以及由此帶來的安全和體驗方面的問題。
像蘋果的HomeKit產品只允許由認證的代工廠進行生產,而華為的HiLink需要由實驗室對產品品質進行嚴格檢查。
為了兼顧蘋果、華為這些對生態產品要求嚴格的品牌強行拉高Matter的認證標準,無疑會增加行業的負擔,也必然會讓產品售價提高。這顯然與Matter讓智慧家居使用成本降低的述求相違背。
但如果還是讓品牌降低生態准入門檻,來實現對Matter的支援,顯然會影響到生態長期建立起來的聲譽、損害到到現有合作夥伴的利益。這也是為何在首批公布Matter產品,蘋果卻「意外」的缺席了。
比起「一統江湖」的宏圖大志,推動行業成熟或許才是Matter的真正使命
顯然對於剛走出襁褓期的Matter來說,雖然行業上下紛紛表示支援,但在諸多困難和現實利益面前,指望其能夠一統智慧家居20年混亂的江湖,未免有些操著過急。
縱觀整個智慧家居市場,儘管市場規模年年攀升,賽道玩家扎堆湧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乃至全球的智慧家居仍舊處於一個發展早期階段,廠商這種「身兼數職」的模式其實也側面反映出行業的不成熟,行業並沒有明確的上下游分工。
任何一個成熟的行業,都有著明確的產業上下游分工,大家各司其職,發揮自己最擅長的,永遠是利益最大化的模式。
因此Matter這個統一標準,對於現階段的智慧家居行業而言,意義或許不在於實現大一統,而是推動智慧家居行業的完善和成熟。
Matter的出現可以讓行業的不同玩家專註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想智慧手機這些擅長軟體生態構建的廠商來說,Matter可以讓他們專註於軟體平台、以及生態入口的搭建和優化,不需要過多去操心如何構建完善的硬體生態。
而對於傳統家電企業來說,Matter可以讓他們不用花太多的成本在自己不擅長的平台搭建上,專心做好智慧產品就行了。
簡而言著,Matter真正意義在於讓智慧家居產業逐漸形成明確的上下游分工,讓智慧家居行業走上一個健康的、互惠互利的發展模式。而這或許也正是從新玩家到行業巨頭都對Matter持開放態度的根本原因。
小結:無論結局如何,Matter都會在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發起,到改名,再到延期發布,這些足以看出Matter的落地包括日後的推行都面臨著重重困難,而落地後的表現究竟如何目前也仍然是個未知數。
或許討論Matter能否讓割裂發展許多年的智慧家居市場迎來統一,目前還為時尚早。
但是,成功也好,失敗也罷,Matter都會是智慧家居行業發展變革之路上的一次重要嘗試,在智慧家居發展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智慧家居從概念萌芽的1.0階段,已經發展到了如今場景化互聯的4.0階段,而智慧家居的未來必然是萬物互聯,而Matter或許就是開啟智慧家居萬物互聯時代的那一把關鍵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