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找到黑匣子初判為艙音記錄器:這有什麼用?
3月23日,「3·21」東航飛行事故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舉行第二場新聞發布會。據新華社微博消息,記者從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東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於23日被發現。
另據央視新聞,東航客機墜毀事故現場傳來消息,客機兩個黑匣子中的一個已找到,暫不確定是數據記錄器還是駕駛艙話音記錄器,隨後他們也放出搜救黑匣子的詳細影片:
人民日報報道稱,黑匣子又叫做「飛行記錄器」。客機上安裝的飛行記錄器一般有2台,一台是飛機數據記錄器,負責記錄飛行速度、高度、時間、發動機轉速、飛機舵面偏轉角等數據;另一台是座艙話音記錄器,負責記錄飛機上與地面的通話、工作人員的對話、以及機艙里的各種聲音。
黑匣子可以向調查人員提供飛機在失事前一段時間內的飛行情況,是對事故分析的重要證據來源,也是對事故作出正確判斷的數據來源。
黑匣子為了承受飛機墜毀時的猛烈的衝擊力和高溫燃燒的火焰,通常黑匣子外殼具有很厚的鋼板和很多層的防護衝擊的隔熱材料。通常黑匣子可承受1100°C的高溫半小時至一小時,可承受飛機墜毀時的約100G重力撞擊。
可承受約4000米深水水壓,而且不怕海水長時間浸泡。黑匣子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飛機的多項數據記錄,而不是定位功能,因此它的定位功能並不強,通常只是發出脈衝訊號,而且時間有限,不過一般在30天以上。
黑匣子屬於飛機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對於飛機來講,黑匣子的體積很小,更像是一個乘客的小型行李,因此可以使用比較重的材料製造,不需要太考慮重量問題。
但飛機整個的製造過程對重量的控制非常嚴格,因為重量增大會使飛機的飛行性能和經濟性都有所降低,現在比較新型的客機都在大量使用複合材料,也是在保證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盡量減重。例如空客A350XWB等。
黑匣子做到無線傳輸數據和雲同步從技術上應該是可以實現的。但飛機正常飛行時,黑匣子保存的數據沒用,這個數據僅僅是進行飛機出事故後分析的。也就是說,飛機只有在發生事故後黑匣子數據才能起作用。
全球每天約有數萬架次的飛機在飛行,如果每個黑匣子的數據都被實時傳輸保存,會造成大量的數據垃圾,對真正有用的後期數據分析也會帶來麻煩。
通常尋找「黑匣子」的方式都是搜救人員在飛機失事地點附近展開拉網式搜索,利用金屬探測器和搜救犬的方式,例如可以藉助無人機、無人車等先進設備。
黑匣子一般位於飛機尾部,如果飛機墜毀,通常情況下機尾部是受到撞擊的最後部分,所以放到飛機尾部使黑匣子保存的可能性增大。
黑匣子的解讀時間要根據飛機的墜毀嚴重情況而定,有可能幾天,也有可能數個月。找到黑匣子一般由專業的民航事故調查機構解讀,國際上有很多機構是可以解讀的,波音公司也會派出技術人員參與解讀,或者送回波音公司總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