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午不食」減肥不可取 專家:影響健康 甚至出現煩躁易怒

「過午不食」,簡單來說就是過了中午不再進食。很多人盲目照搬「過午不食」來進行減肥,殊不知,這種行為很可能引起「潰瘍病」。

現代人生活節奏比較快,早餐品質往往比較低,午餐在食堂或者快餐店湊合,晚餐就成了一天中比較重要的一餐,而有人為了減肥卻把晚餐取消掉,時間一長,體能下降,抵抗力低下,臉色也會暗淡下來。

中日友好醫院胃腸外科減重手術醫生孟凡強表示,肥胖並不是晚餐造成的,「過午不食」反而會影響人體健康。

兩餐之間間隔時間過長,不利於穩定血糖,在上午大量集中進食,也是不可取的。「過午不食」會造成腸胃損傷,引起胃和其他消化道器官分解自身黏膜,導致胃腸道潰瘍和炎症。

機體有適應性,到進餐時間就會餓,出現進食的願望。錯過了這個時間,長時間不進食,可能會出現煩躁易怒、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前兩年牛津詞典剛收錄了一個新詞——Hangry,它是hungry(飢餓)和angry(憤怒)倆片語成的,翻譯成中文就叫做「餓怒」。

據《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一篇研究表明,當人的血糖水平越低,大腦維持正常功能就比較艱難。而人的憤怒、焦慮等負面情緒平時都被「大腦邊緣系統」控制著,當能量供應不足的時候,邊緣系統就宕機了,對情緒和行為的控制能力就減弱了。

「過午不食」減肥不可取 專家:影響健康 甚至出現煩躁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