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明明很困卻睡不著 能自主控制不就好了?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想睡卻睡不著的痛苦吧?能不能研製出一種葯?想睡就睡,想不睡就不睡?今天是世界睡眠日,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控制睡眠的可能性吧。
設想一:通過控制「困意」來控制睡眠
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曾發過一篇研究「困意」如何產生的文章,文中指出:人清醒時間越長困意就越濃,最後扛不住了就會睡覺,睡覺實際上就是一個消除困意的過程。
圖片來源 science
所以,如果我們能不通過睡眠來消除困意,是不是就可以不需要睡眠了?「困意」又是怎麼來的呢?
根據之前的研究,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一種叫「腺苷」的物質和困意有著密切的關係,腺苷這種物質可以通過與其相應的受體結合來抑制神經元的活動。也就是說,隨著人清醒時間的不斷加長,體內的腺苷分子就會積累的越來越多,神經元的活動就會受到更多的抑制,人就會越來越困。
如果能找出一個辦法讓大腦減少腺苷的積累,是不是就可以減少困意呢?對此,學者們展開了研究,結果發現減少了調控小鼠困意的神經元後,它們每日需要的睡眠時間就會大大減少,而且還不會犯困。
雖然通過困意來控制睡眠目前只是在研究階段,但這為人類自行控制睡眠這一設想提供了一種可能。
設想二:通過控制褪黑素或光線來控制睡眠
褪黑素,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乍一聽還以為和美白有關係,實際上它是調節睡眠的(不過睡得好皮膚也會變好,從這個角度來說,褪黑素也算是美容利器)。
如今,褪黑素也是一種很火的藥物,不少有睡眠問題的人會通過服用此類藥物來調節睡眠,它究竟是怎麼影響睡眠的呢?
褪黑素是一種胺類激素,它對睡眠的作用機理其實非常地簡單,它隨著血液運至身體,告訴機體需要休息啦,相當於傳話員。
那褪黑素是從哪兒來的呢?
在大腦深處,有個叫松果體的腺體,有分泌褪黑素的功能,「傳話員」來的多,身體得到的「睡覺資訊」就更強烈,人就更睏倦;「傳話員」來的少,身體得到的「睡覺資訊」就少,人就更清醒。
褪黑素的分泌有晝夜規律,白天褪黑素分泌的少,人就會感到清醒,晚上人體內的褪黑素分泌的多,人就會感到困意。
我們也可以因此得出一個推斷,光會影響人體褪黑素的分泌。
具體是怎麼影響的呢?
人的視網膜上有一種細胞叫非成像視覺細胞(ipRGC),這些細胞可以感受光線,並將訊號傳遞給視交叉上核(SCN),再由視交叉上核將資訊傳遞給松果體,松果體就會根據光線強弱,控制褪黑素的分泌量。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控制光線來影響褪黑素的分泌,進而達到控制睡眠的作用呢?科學家們也對此進行了相關研究。
結果表明,不同波長的光對褪黑素的分泌是有影響的,紅光和藍綠光對褪黑素的分泌分別有著增加和抑制的作用,而藍綠光還能使褪黑素在夜晚時提前分泌。由此可見,通過控制光線來影響褪黑素的分泌,進而控制睡眠,是一個潛在的方案。
隨著科學的發展,「控制睡眠」的潛在方案會越來越多。說不定未來的哪天,在高科技的幫助下,人類真的能實現自主控制睡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