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實:白天過得越慘 晚上熬夜越狠
熬夜,已經成為當代社畜的「必備技能」。
年輕人一邊勤勤懇懇護膚,一邊孜孜不倦熬夜,而且有些人似乎晚上的精神狀態會比白天還好……
年輕人真的能夠戰勝熬夜嗎?
夜貓子都是天生的嗎?
人的生物鐘不僅會受到光照影響,還與我們的體溫變化息息相關。
大部分人會在下午光照條件最充足的時候迎來生物鐘的能量高峰,這個時候我們的體溫會在熱傳遞的作用下不斷升高,身體變得更加溫暖、靈活,情緒上也會更加積極樂觀。
但由於受到基因影響,個體之間的生物鐘會存在一定差異,這就決定了我們體內能量高峰發生的時間,這也是決定我們早睡還是熬夜的生理因素。
一個人體內能量高峰到達的時間越晚,這個人出現熬夜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生物鐘不是恆久不變的。隨著年齡增長,體內的能量峰值不斷前移,這也是為什麼年紀大的人常常起很早的原因。
除了生理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熬夜其實是因為心理問題。
你以為這是自制力的原因?但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怪你。
報復性熬夜
到了入睡的時間但就是不想睡覺,心理學上把這種行為稱為「報復性入睡拖延症」。如果你也有以下癥狀,那很可能也是患者之一:
由於熬夜晚睡,自己的睡眠時間不斷被壓縮;
入睡比預期晚,但是並沒有合理的理由或需要忙碌的事情;
自己能夠意識到晚睡的危害,但依舊晚睡。
報復性熬夜的人,究竟在報復什麼?
其實很多時候,大家報復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白天太過忙碌,所以想在夜晚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時光,為此不惜犧牲睡眠時間,這在互聯網行業格外常見。
白天意志力消耗過多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了這樣一條規律:白天意志力消耗越多的人,晚上越容易控制不住想熬夜。
也就是說,白天過得越壓抑,睡前拖延症的表現越明顯。
有趣的是,研究還發現,大家白天最想要抑制的慾望竟然是「睡覺」,可正是這波白天想睡覺的人,晚上熬夜最狠,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另外,導致很多人熬夜的因素還有一個,那就是壓力。
白天壓力越大,晚上越渴求獎勵
人在精神疲勞的時候,意志力會下降,這個時候容易去做一些無聊的事情消磨時間,並且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直到把自己一天的精氣神消耗殆盡,第二天再繼續重複這樣的過程……
白天承受的壓力越大,晚上越容易沉迷於各種娛樂活動中(刷dy、刷劇,刷wb……)。
那麼,壓力為什麼會讓人沉迷熬夜呢?
神經科學發現,壓力會對大腦前額葉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前額葉能夠有效調節心理情緒,對人體規劃性、目的性行為有重要作用。
當壓力過大,前額葉的功能就會變弱,人們會難以控制內心對獎賞的渴望。
當我們看劇、打遊戲的時候,快樂的刺激會讓大腦釋放更多多巴胺,多巴胺會讓情緒高漲,從而使大腦更加清醒(怪不得有的時候越玩越清醒,原因找到了)。
常見的拖延症是有意識的想要推遲令人厭惡或迴避的任務,而睡覺則恰恰相反,是一件不被厭惡的事情。
所以熬夜更多是在慾望或情緒的控制下,捨不得放下手中上癮的事物。
熬夜壓縮了我們的睡眠時間,讓身體無法及時休息,熬夜帶來的快樂並不值得我們提前透支健康。
所以壓力再大、情緒再emo,也請好好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