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2022兩會黑科技:阿里雲影片雲「AI編輯部3.0」

5G鏈接前後方,AI直抵採訪一線,影片生產的雲端化和移動化,重塑了媒體生產與傳播的全流程,「AI編輯部」助力人民日報新媒體全鏈路上雲,由此,輕量化、智慧化的AI編輯部讓每一次兩會報道都更「勁」一步。

一款神器,再現兩會現場

2022全國兩會之際,會場內外異常忙碌,為高效率化全媒體報道,人民日報新媒體記者的手機里裝進了一款「神器」—— 兩會「AI編輯部」行動版。

這是由阿里雲影片雲的「AI編輯部」衍生而來的一款訂製化智慧媒體生產產品,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全媒體采編生產,與人民日報社技術部、新媒體中心共同推出了「人民日報AI編輯部」,在2020年和2021年的兩會報道中就曾發揮重要效能,今年兩會,又迎來AI編輯部3.0的再次升級亮相。

人民日報2022兩會黑科技

影片中所展現的,即是在此次兩會期間,人民日報記者正在使用行動版「AI編輯部」於現場拍攝,而影片素材既能由5G網路同步回傳後方,也能由記者在前方即時剪輯。從發現線索、獲取素材,到拍攝製作、審核簽發,以及發起直播、連麥訪談等系列動作與功能,一部手機即可完成。

5G、雲化、智慧化的今天,智慧媒體生產已經越來越成為內容生產行業的基礎設施,由此而生的「AI編輯部」得到新媒體中心、數字傳播公司等部門和單位的廣泛使用。同時,5G 雲制播、事實核查、傳播力分析、雲速記等新功能在應用中大受好評,移動端的全面加入更是極大提升了內容生產的便利性和及時性,而直播拆條及各類 AI 工具的深化,持續作為全媒智慧助手而大顯身手。

此次製作的短影片代表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些話,暖心又提氣!」,在人民日報微博、微信客戶端全網推送,瞬時間,微信閱讀量突破10萬,微博影片播放量超300萬。

連續三屆,助力采編升級

2020年,阿里雲影片雲就與人民日報報社技術部共同研發了「人民日報社AI智慧編輯部」,並在報社成功發布,系統融合了人工智慧的「看」、「聽」、「悟」、「審」、「查」等各方面能力,多角度、全方位為全媒體新聞采編生產賦能。

推進到2021年,AI編輯部2.0版本演進新增了多項新功能,且重點升級了「看」、「悟」、「審」能力,圍繞提升全媒體新聞生產力,順應重大報道移動化、影片化、智慧化趨勢,強化了AI賦能報社全媒體兩會生產的應用場景與深度、廣度。

在經歷近一年的迭代,2022年,AI編輯部在智慧應用層面又作新力,此次的AI編輯部3.0智慧化家族,新增了多項強應用功能:

新模式:助力移動生產,隨時隨地采編播發;
新終端:移動端快速發起,蘋果Android多終端適配;
新審校:融媒體內容核查,查缺補漏提示引用原文;
新匯聚:全網熱點及時提醒,媒資內容匹配提醒;
新安全:影片明水印、暗水印,保障內容版權。

移動實時,處處皆是剪輯室

移動化時代,越來越多的媒體需要為編輯人員和通訊人員提供更方便的采編工具,尤其是移動采編工具,便於隨時隨地進行新聞採集及編輯報道,同時也需要移動化的工具進行即時審核,確保新聞內容能夠第一時間發布。

於是,利用移動客戶端進行素材採集、上傳及快速的模板製作,可以實現隨時隨地新聞報道的效果,擴大主流媒體的影響力。

1.gif

AI編輯部3.0實現了影片生產的雲端化,讓處處皆可成為媒體剪輯室。AI編輯部行動版與影片智慧生產系統實現了用戶、內容、數據、功能的打通,實現了泛在化的、覆蓋多終端的智慧生產工具集合。

此次最新版本,能夠實現諸多能力:

  • 讓AI替你工作:提供多套AI模板,從發現線索到獲取素材、再到生成影片,機器全搞定,用戶只需「坐享其成」;

  • 團隊效能加速器:可以通過手機回傳素材、錄製直播、管理作品、審核簽發,打破時空限制,提高資訊周轉率;

  • 好影片簡單做:提供豐富的、貼合媒體場景的影片模板,小白用戶也能輕鬆做出好影片;

  • 在線直播輕鬆剪:AI為你快速定位人物金句和重點畫面,邊播邊剪,輕巧智慧。

5G聯動,媒體生產全鏈上雲

過去,在重要直播報道中,傳統的遠程制播業務場景針對采、編、播的全環節,需要依靠轉播車實現SDI訊號接入、製作,通過衛星/專線回傳播出訊號,現場部署和運維高度複雜,系統轉型、升級、擴展非常受限。

而如今,5G時代的今天,影片生產日漸雲端化,AI編輯部助力人民日報新媒體實現「全鏈路上雲」。在2021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影片雲就曾現場展現過「AI演播室」產品,其可實現媒體內容製作流程的全鏈路上雲,將導播、綠幕摳像、虛擬合成、字幕包裝、素材存儲、媒資管理、後期製作、短影片製作等製作流程,全部遷移到雲端,僅需一個顯示器,無需主機,通過鏈接雲電腦「無影」,即可擁有強大的影片製作能力,而藉助「AI編輯部」的訂製化輸出,讓「處處剪輯室」成為真實高效的落地應用。

2.gif

在全鏈路上雲之外,AI編輯部為影片製作賦予了更多的在線製作加持能力,如AI美顏、實時超分、慢動作生成等特種製作能力。目前,雲上媒資收錄、AI智慧剪輯、AI智慧調色、直播美顏等功能,已經在現有的演播室製作流程當中得到了應用,其通過輕體量、輕資產、數字化的製作手段,能夠有效降低20%製作成本,大幅度提升製作效率。

在雲網端深度融合的基礎上,阿里雲影片雲在著力打造「雲端一體」的智慧媒體生產鏈路, 5G也為超高清內容上雲提供了雲通道,讓播出平台更多由傳統轉向移動端。

更多新能力,更加暗科技

截屏2022-03-18 上午11.43.48 (2).png

AI編輯部基於阿里雲影片雲智慧媒體生產所打造,通過在人工智慧和雲計算領域的大量積累,全面包含了「看」、「聽」、「悟」、「審」、「查」等各方面新聞全媒體生產能力,此次,人民日報AI編輯部3.0全新升級,著重強化了全息演播室、內容核查校唱、5G全媒體生產、數字人播報、一鍵成片、熱點匯聚、影片暗水印等功能,更重要的是,AI編輯部3.0同時適配了移動端,使得媒體生產效率更進一步。

影片暗水印

影片暗水印、影片防篡改,作用於音影片內容生產、處理、溯源環節,發現音影片篡改內容,保護數字視聽內容版權,解決版權保護及媒體安全中的問題。

針對影片內容被盜攝、翻拍、旋轉等暴力篡改行為,AI編輯部提供的影片暗水印仍然能保持高魯棒性,提供準確的水印提取與對比能力,通過了中國水印權威機構ChinaDRM和國外好萊塢認證機構Cartesian的認證,獲得業界認可的技術能力。

3.gif

同時,阿里雲影片雲的影片暗水印技術還支援4K內容與8K內容的數字水印植入與擷取。極端情況下,僅1/36的畫面盜取,即可實現水印提取。

由此,既能保障原有畫面品質和效果,又能有效保護數據安全。

內容核查輔助

內容核查產品是基於統一AI演算法實現對影片、音頻、圖片、文檔等資料的統一審核系統。該系統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以內容解析為手段,通過機器輔助審核的形式幫助用戶進行內容安全核查;同時,搭建智慧高效的內容安全防護體系,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4.gif

該能力通過人臉識別、語音識別(ASR)、自然語言理解(NLU)、字幕識別(OCR)、機器視覺(CV)等多種人工智慧技術,賦能音視圖文全媒介,助力傳媒機構快速建立智慧內容核查平台。採用權威官方信源數據,對稿件中的圖片、影片以及書寫規範等進行全面核查,確保表述精準無誤、內容安全準確。

熱點匯聚捕捉

應對各類新聞快速反應,自動捕捉全網熱點新聞,是新版本新生的價值能力。

AI編輯部接入了豐富的線索數據,為媒體業務的策劃選題和內容生產提供靈感,還可以接入媒體自有的線索渠道。

熱點匯聚服務模組,可自動搜索全網熱點新聞及突發事件新聞,通過公共素材即可看到實時熱點資訊,了解全網熱點事件,素材實時隨手選用,利於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報道。

5.gif

  • 全網熱點:

提供每日的全網熱點話題排行榜,並根據每一條熱點推薦與熱點相關的全網影片素材,助力選題和內容快速生產。

  • 素材訂閱:

支援訂閱微信、微博、抖音、頭條等各大主流新媒體平台的帳號,自動獲取訂閱帳號發布的影片內容。

  • 內容推薦:

精心挑選時事、熱點、優質內容進行日常內容推薦。助力編輯人員剪輯和生產。

AI編輯部,重塑行業,成就真正新聞價值

人民日報AI編輯部3.0

作為阿里雲影片雲的智慧媒體生產產品,AI編輯部是智慧時代內容生產行業的基礎設施,是可本地化交付的端到端產品。

AI技術日新月異,在5G和雲計算的驅動下,給傳媒行業帶來的是全流程的重塑,不斷升級的AI編輯部為行業實現了全雲化、智慧化、移動化、輕量化、批量化的新時代媒體生產力。

那麼由此,新聞工作者會被取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AI編輯部這樣的智慧生產產品,從策劃、采寫、製作、審核、發布等全流程提升傳媒效率。所以,更準確地說,它是釋放了新聞工作者的繁複之工,將其能量聚焦在更具創造力和人文精神的內容和形態上,來反哺社會,創造新象。

未來,期待更多創新,更多應用,更多欣欣向榮。


「影片雲技術」你最值得關注的音影片技術公眾號,每周推送來自阿里雲一線的實踐技術文章,在這裡與音影片領域一流工程師交流切磋。公眾號後台回復【技術】可加入阿里雲影片雲產品技術交流群,和業內大咖一起探討音影片技術,獲取更多行業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