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議把第三衛生間建好建到位:眾網友強烈支援

近年來,中國公共廁所數量大幅增加,服務品質也逐步提升。雖然設施的完備大大解決了「如廁難」的問題,但也有網友提出,商場、旅遊景點等公共場所,應當設立類似第三衛生間這樣獨立、私密的衛生場所。

所謂第三衛生間,是指在廁所中專門設置的、為行為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的親人(尤其是異性)使用的衛生間,主要是指女兒協助老父親、兒子協助老母親、母親協助小男孩、父親協助小女孩等。第三衛生間內一般有獨立結構,人在裡面互不妨礙,並配有相應的適用於殘疾人的設施。

影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遠在履職期間聚焦無障礙環境建設,她表示,要把第三衛生間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建好、建到位,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管理理念,提升城市生活品質,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過去一年,全國多個城市都加大了第三衛生間的建設力度。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截至去年11月,全國城市無障礙廁所約5.2萬座,占城市全部公廁數量的31.5%; 約有近一萬座城市公廁中設置了第三衛生間,約佔城市全部公廁數量的6%。「就拿我所在的城市成都來說,隨著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商場、博物館、公園、景區、客運站等位置新建和改造公廁超過了2000座,大部分都配建了第三衛生間,基本能夠滿足家長帶孩子如廁需求。」馮遠說。

雖然城市內的第三衛生間數量在增加,但其實際的應用還存在問題。據馮遠觀察,現存的第三衛生間「有的標誌不清,有的堆滿了雜物,有的為了簡便管理,而直接一關了事」。在她看來,第三衛生間要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從轉變觀念,完善細節和普及使用知識三個方面進行改進,這樣「第三衛生間的概念才會更加深入人心」。

代表建議把第三衛生間建好建到位 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網友強烈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