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1超大杯登場 兩塊Max拼接 性能「碾壓」3090
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2點,蘋果在線上召開了2022年春季發布會。發布會上除了發布新款iPhone SE,iPad Air,Mac Studio等多款新品外,還公布了M1系列新成員:由兩塊M1 Max拼接的超大杯M1 Ultra。蘋果在發布會中宣稱,M1 Ultra在性能超越顯示卡性能天花板RTX 3090的同時,還能相較3090降低200W功耗。
M1超大杯:一加一等於二
與此前許多相關人士預測的不同,蘋果沒有發布M1的迭代版本M2,而是做了一個「簡單加法」,將兩塊M1 Max晶片拼在一起,得到了M1晶片的「超大杯」版本M1 Ultra。
在發布會上,蘋果用一個直觀的示意圖向我們展示了這種簡單粗暴的邏輯:兩塊一樣的M1 Max晶片相連,得到了一塊面積兩倍的M1 Ultra晶片。
這種結構使得M1 Ultra的各項參數均為M1 Max的兩倍。在一塊M1 Ultra晶片中電晶體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140億。這為M1 Ultra帶來了強大的性能。
M1 Ultra的記憶體是M1 Max的兩倍,達到了最高128GB,這一數字雖然與蘋果的Mac Pro頂配比較仍然有距離,但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生產力場景使用。
同時,蘋果宣稱M1 Max在CPU和GPU性能上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發布會上的演示PPT中,蘋果將M1 Ultra CPU和GPU的對手分別設定為英特爾的i9 12900K和NVIDIA 的RTX3090,並宣布已經分別在CPU和GPU上戰勝了後者。
M1 Ultra的CPU部分搭載有16個偏重性能的Firestorm核心和偏重效率的4個Icestorm核心,這為它帶來了強大的多執行緒計算能力。雖然單核能力可能不及英特爾更先進的架構,但蘋果表示,M1 Ultra的CPU能夠在60W的功耗下實現12900K在160W時的性能。
而在GPU部分,蘋果在一塊晶片上集成了64個GPU內核,打破了由自己前代產品M1 Max保持的32個GPU內核的記錄。按照蘋果的說法,M1 Ultra的性能已經超越了NVIDIA 公司的旗艦產品GeForce RTX 3090,並且功耗比RTX 3090要低足足200W。
蘋果使用這種「1+1=2」的簡單邏輯實現產品性能躍升的背後,是蘋果的UltraFusion封裝技術。根據科技媒體Anandtech的說法,蘋果使用了一種2.5D封裝技術將兩塊M1 Max裸片封裝成M1 Ultra,蘋果將這一技術稱作UltraFusion。
Anandtech介紹到,雖然2.5D封裝技術的具體技術細節不同,但是底層邏輯是相通的:某種硅中介曾被放置在兩個晶片下方,然後兩個晶片之間通過該中介層進行通訊。蘋果在中介層中集成了超過10000條布線,這使得兩塊晶片之間實現超高速鏈接成為可能。
藉助這一技術,兩塊M1 Ultra晶片之間的通訊速度達到了驚人的2.5TB/S,這也蘋果可以通過這種「1+1=2」的方式創造新晶片的基礎。
M1家族開枝散葉,A系列晶片幹上「兼職」
M1晶片「下嫁」中端產品
在去年M1晶片首次在iPad Pro上亮相時,人們就已經紛紛猜測會不會有更多搭載M1晶片的平板產品出現。如今,人們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M1晶片以「舊瓶裝新酒」的形式,出現在了新iPad Air上。
iPad Air是蘋果平板產品線上的中端產品。較之更為高端的Pro系列缺少了面部識別、高刷新率螢幕和更好的立體聲揚聲器。但在價格上相較Pro系列的高配版本接近一萬人民幣的售價,Air的價格顯得親民許多。
本次iPad Air的更新僅僅體現在晶片上,其他配置幾乎與前代保持一致,發售價格甚至相較前代還降低了400元,這使得更多人得以用便宜的價格在平板電腦上體驗到M1晶片。
實際上,iPad Air系列一直承擔著蘋果「技術下放」的功能。從該系列的第三代產品開始,無論是外形,功能,還是對配件的支援,都繼承自前代Pro,本次新款iPad Air搭載M1晶片也可以看出蘋果欲使M1系列「走下神壇」,搭載在更廉價設備上的趨勢。可以想見在未來,也許我們能夠在蘋果更多的中端產品,甚至入門級產品上看到M1晶片的身影。
A13加持,螢幕性能打敗手機?
蘋果本次還發布了一款名為Apple Studio Display的5K解析度顯示器。和我們印象中的顯示器有所不同,這款顯示器搭載了蘋果曾在手機上使用的A13處理器。
該顯示器配備了27英寸的5K解析度視網膜螢幕,同時具有600尼特的最高亮度、P3廣色域和10億色等高端顯示器標配參數。
在顯示性能上,較此前同類產品LG UltraFine 5K提升的同時,蘋果宣稱憑藉A13晶片強大計算能力,這一顯示器的攝影機和音頻系統可以提供「令人驚嘆的體驗」。
讓手機處理器在顯示器產品線上「兼職上崗」,這在業內尚屬首次,體現了蘋果在產品上大膽的新思路。
不論是M1晶片橫空出世,到應用於平板電腦,再到今日終於「下嫁」更便宜的Air系列的歷程,還是蘋果將A13集成到顯示器中的做法,都折射出近年來蘋果希望推動自身的M系列和A系列晶片在更多場景中發光發熱的思路。蘋果正在營造一個更閉環,更完善的產品體系,這一體系下,蘋果未來是否能夠帶來更多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