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因藍為什麼這麼火?顯白神器 還是黃皮天敵
57年前,被譽為世界時尚藝術中心的義大利米蘭正在舉行畫展。畫展上,八幅大小相似,遍布醒目藍色的畫板吸引了參展眾人的注意。
深邃、純潔、天空、海洋……人們的遐想不外乎如此。
而這便是克萊因藍誕生之時。
伊夫·克萊因可能永遠都想不到——21世紀,自己「創造」的克萊因藍會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購物清單里。
克萊因藍到底是什麼藍?
克萊因藍是以波譜藝術家伊夫·克萊因的名字命名的,他是20世紀後半葉對世界藝術貢獻最大的四位藝術家之一,與安迪·沃霍爾、杜尚和博伊斯並稱。
克萊因認為,最簡單的色彩能勾起最強烈的心靈感應。
所以,在藝術家爭相繪出繽紛色彩的時候,克萊因選擇回歸單色。他表示:「表達這種感覺,不用解釋,也無需語言,就能讓心靈感知。」
克萊因藍的RGB比值(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顏色系統之一,R-red,G-green,B-blue,對應的三個值分別表示紅、綠、藍的色值)是0:47:167,這三個數值有一個出現差錯,都代表不了克萊因藍。
在克萊因看來,藍色本身象徵天空和海洋,預示著無界。克萊因藍帶著「無比純凈」這一屬性,以至於很難找搭配色,也成功登上「理想與絕對之藍」的寶座。
克萊因藍的誕生及歷史
伊夫·克萊因對藍色的理解十分通透。
他認為:「藍色是宇宙的本質顏色,因為天空、水、空氣是藍色的,那麼藍色自然也寓意著自由、生命、無限。」
按照這樣的理解,1956年,克萊因與材料商人愛德華·亞當一同嘗試著將群青粉和合成樹脂Rhodopas M60A融合,最終調配出了克萊因藍。
1960年,這種藍在米蘭畫展橫空出世。與此同時,克萊因也為它註冊了專利——「國際克萊因藍」IKB。
在此之後,克萊因便開始頻繁地將這種藍色運用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
1957年,1001個藍色氣球在「空氣靜力學雕塑」展覽上騰空而起,眾人驚訝之餘,仰頭看向天空,留下了歷史性的一幕。而克萊因也在自己的展覽中,將整個天空都映襯成了克萊因藍的顏色。
1958年,克萊因又舉辦了一場名為「空」的展覽,這展覽確實如其名,整個都是空空如也。雖然入口處富麗堂皇,但觀眾們走進展廳內才發現,沒有任何布置、沒有任何服務人員,只有免費的藍色杜松子酒孤零零地立在那裡。
不知所措的觀眾只能不斷喝酒掩飾尷尬,直至最後,才有喝多酒的觀眾在洗手間看到了「克萊因藍」的存在。
當然,克萊因一系列的藝術創作中,《人體測量學》系列作品是最出名的。克萊因將克萊因藍塗抹在在女模特身上,然後讓她們用身體在畫布上作畫。
從發明克萊因藍,到1962年與世長辭,僅用七年的時間,克萊因便奠定了自己在藝術界中的地位。
時間追溯到2007年,這是克萊因藍誕生5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日子,Dior、Givenchy、Bruno Pieters……幾乎整個時尚界,甚至家居、汽車等領域的品牌,都爭相使用克萊因藍,品牌界就這樣成為克萊因藍的天下。
克萊因的顯白大法
隨著克萊因藍掀起的一場時尚風暴,「克萊因顯白yyds」這種呼聲也愈發多了起來。
把胳膊放在灰色背景下,膚色是肉眼可見的暗沉,暗黃中還帶著不屬於陽間的一點綠;再挪到克萊因藍的背景上,瞬間變成白到發光的冷白皮。
只可惜,這種專屬於克萊因藍的「萬能顯白大法」只能在照片和影片里存活。
小編只能說,人眼太過靈敏,一不小心就能復原克萊因藍的本來面目——讓白的更白,黑的更黑。畢竟作為「絕對的藍」,克萊因的高亮色彩會將一切顏色襯托得無比暗淡。
所以,克萊因藍雖然火,但這種高飽和、冷色調還帶點熒光的顏色,也不是一般人能夠駕馭得了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