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市場份額僅1.7% 韓系車為什麼在中國越賣越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路上跑著的韓系新車越來越少,也就一些老舊的伊蘭特計程車仍在運營。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2021年,韓系車在中國乘用車的市場份額依次為7.35%、4.63%、4.98%、4.7%、3.8%和2.4%。

而在今年1月份,韓系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進一步下滑,僅為1.7%

1月市場份額僅1.7% 韓系車為什麼在中國越賣越少?

近日,@新浪汽車發布了話題#韓系車為什麼在中國越賣越少#,引起了不少網友和專業人士的關注。

雖然眾說紛紜,但大家還是對其中一些原因達成了共識,總結來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直接原因是2016年薩德事件,導致中國消費者對韓系車的好感度直線降低,消費慾望大降。

本原因還要歸結到韓系品牌自身之上。薩德事件後,韓國人是將工作重心放在了歐美和印度市場,在中國市場算是徹底「躺平」,多款主銷車型不給更新,比如鼎鼎大名的「屌絲三寶」中的起亞K5和索納塔,都是拖了近10年才換代,這在快節奏的當下社會,顯得格格不入。

產品跟不上,運營也不上心,經銷商紛紛倒閉,自然就陷入到惡性循環,越賣越少。

1月市場份額僅1.7% 韓系車為什麼在中國越賣越少?

重要原因是國產車的崛起。韓系車份額大降,其中絕大多數被自主品牌吃了下去,如今的韓系車論品牌價值不如美日歐,論性價比不如自主,不上不下,自然會被蠶食。

目前韓國人想要重拾中國市場份額,加快產品投放節奏、啟用全華班中國高層、剝離東風組建「悅達起亞」都是其中的一些措施,但對於已經失了人心的市場,想要回來重回巔峰只怕是難上加難。

1月市場份額僅1.7% 韓系車為什麼在中國越賣越少?

近日,又曝出了北京現代重慶工廠或停產的消息,這對於目前的中國韓系車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韓系車的下場,說不定會比目前的法系還要慘。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