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稱「重鎚」系謠言 發文者銷戶:官方回應版本號申請!
對於中國遊戲公司來說,過去的一年並不好過,而今年也註定不舒服,今天騰訊等遊戲公司股價大跌,雖然盤後騰訊澄清「重鎚」傳言 消息源頭某雪球用戶已主動銷戶,但這已經掩蓋不了行業目前糟糕的現狀了。
據《證券日報》報道稱,今年中國不發版號才是最大的利空,業內農曆年前就已知道,而不少遊戲公司從業者甚至直言,他們已經不再把希望寄托在版號上。
據新浪科技報道稱,有媒體援引一位遊戲公司負責人的資訊稱,今年中國不發版號才是遊戲行業的最大利空。國家新聞出版署相關部門,相關人士表示,暫無明確回應,可以關注官網公告資訊,但目前仍在正常接收遊戲公司的版號申請。
事實上,隨著版號暫停的時間越來越長,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小企業,上市公司也開始裁員。上市公司接二連三出現人員「優化」,這意味著遊戲領域的「裁員潮」範圍正在擴大。主要原因仍然和版號有關。
據GameLook數據統計,與2020年發放1405個遊戲版號相比,2021年的版號總量減少了46.26%,近乎「打對摺」,而自2018年開始版號總量已連續四年遞減。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接受採訪時表示,2020年以來,隨著版號收緊,中國關停的遊戲企業大概在38000家左右。這是在倒逼遊戲行業精品化。在遊戲行業還沒有版號之前,中國遊戲的管理是非常混亂的。
此外,業內認為「鼓勵出海」也是版號收緊的原因之一。畢竟之前相關部門發出的規定通知也顯示,鼓勵優秀傳統文化產品、文化創意產品和影視劇、遊戲等數字文化產品「走出去」。
不過有從業者表示,版號一停,確實能倒逼企業出海。但也會出現一個趨勢,純中國風遊戲會越來越少。版號如果繼續暫停下去,像修仙、玄幻等題材的純中國風遊戲會越來越少。中國風遊戲在亞洲市場表現較好,比如菲律賓、越南等這些比較容易理解相關題材的國家,歐美外國玩家理解起來就有些門檻了。為了全球化,遊戲公司也要契合海外玩家的審美習慣。例如爆火的《原神》,元素就非常多元。」
目前上市遊戲公司紛紛陸續開展海外業務,版號對未來業績不會出現太大影響,企業裁得更多的是局部業務線,大多是原本就做得不太好的。目前行業普遍觀點是,通過版號的調控,更多中國精品遊戲得以輸出到海外,實現全球化,佔領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