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團隊管理 – 塔克曼階梯理論
基本概念
在項目管理知識體系中,團隊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領域,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 — 塔克曼階梯理論。
塔克曼階梯理論把項目團隊發展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形成階段(Forming)、震蕩階段(Storming)、規範階段(Norming)、成熟階段(Performing)和解散階段(Adjourning)。
認識這五個階段,可以為團隊發展提供階段指導,幫助團隊快速建立信任並形成戰鬥力。
階段解讀
形成階段
團隊狀態:項目團隊剛剛組建,團隊成員相互認識,並了解項目情況及他們在項目中的正式角色與職責;
團隊成員:行為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成員只不過是單獨的集合體,不清楚他們的角色和責任是什麼;
團隊領導:指揮或「告知」式領導。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要確保團隊成員之間建立起一種互信的工作關係。與團隊成員分享團隊發展階段的概念,達成共識。
震蕩階段
團隊狀態:本階段團隊開始從事項目工作、制定技術決策和討論項目管理方法,但該階段各種觀念、想法激烈碰撞。項目團隊在該階段是要獲取團隊發展的信心,但是存在人際衝突、分化的問題;
團隊成員:面對其他成員的觀點、見解,更想要展現個人性格特徵。對於團隊目標、期望、角色以及責任的不滿和挫折感被表露出來。
團隊領導:教練式領導。指引項目團隊度過激蕩轉型期,強調團隊成員的差異,相互包容。
規範階段
團隊狀態:建立規則,價值,行為,方法,工具。項目團隊效能不斷提高,團隊開始形成自己的工作約定;
團隊成員:調節自己的行為,以使得團隊發展更加自然、流暢,有意識地解決問題,實現組織和諧;
團隊領導:參與式領導。允許團隊有更大的自治性。
成熟階段
團隊狀態:團隊生產力最高。項目團隊運作如一個整體。工作順利、高效完成,沒有任何衝突,不需要外部監督;
團隊成員:對於任務層面的工作職責有清晰的理解。沒有監督,自治,即便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自己也能做出決策。隨處可見「我能做」的積極工作態度,互助協作。
團隊領導:委任式領導。讓團隊自己執行必要的決策。
解散階段
團隊完成所有項目工作,團隊成員離開項目,資源返回到組織的資源池。
總結
♦ 塔克曼階梯理論展示了團隊處於不同階段時,團隊狀態(士氣)、工作績效及團隊領導應該採取的領導方式。
♦ 儘管這些階段通常按順序進行,然而,團隊停滯在某個階段或退回到較早階段的情況也並非罕見;
♦ 而如果團隊成員曾經共事過,項目團隊建設也可跳過某個階段。
♦ 作為團隊領導應該採取合適方式幫助團隊快速進入到成熟階段,這樣才能取得最高的工作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