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團隊取得重大突破!小麥「疑難雜症」終於解決
根據中國科學院網站在2月10日放出的消息,中國團隊2月9日在權威科研雜誌《自然》(Nature)上發布了一篇研究長文,闡述了針對小麥「白粉病」等疑難雜症的新解決方案。
白粉病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導致的植物疾病,這種真菌會侵襲小麥的葉片及穗部、莖稈等部位,在留下白色痕迹的同時,導致產量下降甚至整株植株倒伏,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團隊,從大麥中找到了應對白粉病的方法:研究表明,大麥能夠不受白粉病的影響是由於其缺少了MLO基因功能,這一發現成為了研究的突破口。
該團隊利用CRISPR技術,成功敲除了小麥的全部三個MLO基因拷貝,從而獲得了具有持久、廣譜抗病性的小麥品種,在基因層面解決了小麥被白粉病及其他類似病症感染的可能。
同時,針對敲除MLO基因後可能的減產問題,團隊也給出了解決方案。
團隊發現,小麥的一項名叫「Tamlo-R32」的突變與最終的產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通過將該圖片摻入敲除MOL基因拷貝的抗病小麥中的方式,團隊成功的打造出了具有廣譜抗病性的優良小麥品種。
這項研究突破成功在解決小麥抗病性問題的同時,解決了產量問題,並證明了通過疊加遺傳改變克服植物生長缺陷的可行性,為其他類似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