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

提到「中國風」或是「中國元素」,你的腦海里會出現怎樣的畫面?

是這樣的嗎?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還是這樣的呢?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想來應該都不是吧。

近年來,隨著我們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實力的不斷壯大,「中國風」亦或是中國元素,也逐漸走向了國際舞台,影視、廣告、音樂、服飾、美術,越來越多的領域裡,這份獨特的韻味顯露頭角,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可是,究竟什麼才是「中國風」呢?

「國風」之魂

討論起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妨讓我們把目光往回放,看一看那幾千年前,「國風」之美。

沒錯,一切的源頭,正是《詩經》。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收錄了西周至春秋時期十五國民間詩歌的《風》,應該是最早提及「國風」二字的作品了。那時候,中國的傳統文化伴隨著人民生活、政權更迭,以及文人墨客的肆意揮灑,開始茁壯成長。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幾千年來,它深深紮根於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血脈之中,從文學到美術,從建築到音樂,它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里綿延、結果。

以至於當那些只是使用了紅色的兜肚、那些僅僅只是把漢字印到服飾上的產品出現時,我們知道,那不是「國風」,因為它們沒有靈魂。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著實辣眼睛

那麼,真正的「國風」之魂又有何表現呢?

「國風」之骨

讓我們來著重看看幾個比較突出的文化藝術領域。

首先是音樂方面,中國風的歌曲往往於西洋樂曲相比,有著十分明顯的特徵。像是在填詞方面,中國風的歌曲往往會加入一些古代典故或傳統元素作為創作背景,再用現代的音樂唱法唱出古典的味道,像是周董的《青花瓷》,相信一定是最為典型的代表。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另外,東方樂器的使用,也是最能凸顯國風的方法之一,琵琶、古箏、簫、笛等等這些樂器,它們的發聲婉轉迴環,有一種傳統東方的美感。還是周董的歌曲,《東風破》就是國風與古典中國風的分水嶺,因為它完全符合了「三古三新(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的標準,是融合古典曲風與西洋曲風的產物。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而說起「曲風」,似乎聽起來十分玄學,很多時候我們能感覺出那是東方獨有的韻味,可是往往卻講不明白為什麼。其實,在編曲上,「國風」也有著很多小技巧。

「do、re、mi、fa、sol、la、si」,怎麼樣,是不是嘴裡不自覺的跟著唱起來了?這是我們從小就學習的音名唱法,也是現代音樂最為普遍使用的音階系統。而這7個音,都是基於現代西洋音樂衍生而來的。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現代音樂之父巴赫

在中國古代,人們唱歌時可沒有do、re、mi、fa、sol、la、si作為參照,相對的,他們使用的是「宮商角徵羽」這5個音名。

似乎少了兩個音?沒錯,中國古代使用的民族調式叫做「宮調式」或是「五音調式」,其實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名,對應的就是do、re、mi、sol、la這幾個音,而如果在編曲時,盡量使用這5個音來創作,減少fa、和si的出現頻率,出來的曲子就會帶有我們常說的「中國風」韻味了。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很神奇對不對?

那麼再讓我們來看一看「中國風」在美術層面的表現。作為以視覺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中國風」的美術首先是要包含中國獨有元素的,像是剪紙、祥雲、京劇臉譜、書法、寫意畫、水墨畫等等,當創作者在自己的作品裡融入這些元素時,且不說「神似」,首先便具有了「形似」。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可是,國風的表達絕不僅僅只是外在形式的具象化,就像前面的例子那樣,這樣的作品是沒有「靈魂」的,真正的國風之魂,更重視其背後的文化內核和審美情趣。

像是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它沒有什麼特別典型的中國元素,可是一眼望去,我們仍能分辨出這是「中國的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賈璽增教授,曾對中國風時裝也說過這麼一句話:「更多指的是一種感覺,似有似無之間,不是具體的中國式樣。」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蘇州博物館

因此,國風之美,在其神韻、風骨。它難以用語言傳達,卻能用靈魂感知。

「國風」之貌

藝術不能停留在理論層面的討論,更要回歸實際,為人民所使用。近些年來,國風審美大火,中國外越來越多的作品在接受它,使用它,表達它。

像是中國優秀的影視作品《卧虎藏龍》,古樸的宏村宛若水墨畫一般徐徐展開,竹影婆娑的場景充滿中式禪意,加上大提琴的悠沉,二胡的哀傷,讓無數外國友人也不禁感嘆中國之美。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再如由迪士尼出品,劉亦菲主演的真人電影《花木蘭》,講述了中國古代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拋開劇本改編的好壞不談,單是從影片的服飾、場景和色調搭配來看,木蘭一身的紅衣既表達了女性的美感,又不失剛強和張力。而中國色調最喜歡使用的「紅」,在這裡也沒有落入「土味」的俗套,反而在一絲絲暗色的調配下,更具現代美感。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而且不僅是影視層面,在我們喜歡的遊戲領域裡,像是國產「新三劍」——《軒轅劍》、《仙劍奇俠傳》、《古劍奇譚》也是把「國風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從故事到音樂,從人物到美術,這些遊戲不僅把中國的「俠」之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也在傳統藝術表達的基礎上,融合了更多現代的審美情趣,於是,「新國風」的浪潮再一次襲來。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仙劍也出了新的續作

向傳統學習,且立於當下。秉承著這一原則,越來越多的「新國風」派遊戲噴薄而出,於是,新舊審美交織,領略更多傳統文化風采的同時,我們彷彿也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而這其中,一款叫做《凌雲諾》的遊戲,更是令我印象深刻。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只聽名字,這款遊戲便已經有了濃濃的「中國味」。其實這是一款立足於傳統文化深厚底蘊的國風遊戲,以憂國憂民的女相成長和濟世救人的醫者求道兩條故事線展開,講述了那個時代的國韻風采。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同時,2D人物Avatar系統和2D捏臉系統也使得遊戲具備了超高的捏人自由度,使得我們可以隨心創作,打造屬於自己的專屬人物。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而內在的人物塑造方面,《凌雲諾》也是從角色定位出發,以品格與志向賦予其靈魂,再以物喻人加入契合其內涵的主題元素,最後通過對於外在形象的勾勒,來傳達想要詮釋的情懷以及文化意蘊。

像是女主線里的重要角色慕凌辰,就是個胸有成竹,步步為營,沉穩且頗具城府的人。在他的形象設計中,遊戲就採用了青松為主要元素,人物則青衫懷玉著身,風度翩翩。其頭戴風雷瑛冠,顯示著他的威嚴,黑白弈棋則作為背景,暗示著智慧與博弈。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再如君上的掌上明珠靖雪,她是個知禮有才又不失可愛的溫婉女子,而且時刻為大家著想。為了符合她大家閨秀的身份,其膚色設計可謂十分白膩。輕衫又著淡淡粉紅,綴著銀杏葉片的紋樣,指尖的青鳥振翅欲飛,嫻靜之中不失活潑可愛。而金飾打造的雙邊佩環,再加上眉間的一抹朱紅,和鮮艷動人的口脂,使懷春少女的嬌俏可人盡在不言中。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場景之外,再來看一看遊戲的山河風光。自古以來,中國古典建築一直以「天人合一」作為設計建造的核心理念,而《凌雲諾》的美術設計也一直秉持著這一思想。「天人合一」的重點不僅是在建築樓閣的築造,更是重於山林風水的諧調。在《凌雲諾》中,其城郭便依山則取其勢,伴林則用其物,借風則用其動,傍水則得其利,將城郭化為自然的一部分,與天地相融,氣勢磅礴。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在場景的設計構築方面,《凌雲諾》則嘗試在遵循古法還原華夏傳統審美的同時,加入了當代工筆技法的藝術表現,雕樑畫棟間龍騰鳳舞,澤國水鄉里煙雨縹緲,打造出了獨具一格的國風景緻。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這樣的例子在《凌雲諾》中數不勝數,從人物的造型,到山河場景的塑造,細微至陳設擺件的細節、人物服飾的織造製程,在遊戲中遊玩時,確實會不由得感嘆新派國風藝術之美。

「中國風」越來越火 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

結語

「國風」到底是什麼?藝術的審美又該如何界定?

這是一個十分宏大又難以回答的問題,可是作為普通受眾,作為一名享受快樂的遊戲玩家,我們知道,舒服的,令人愉悅的藝術,那便一定是好的了。

而這一點,《凌雲諾》著實沒有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