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的這塊奧運金牌 把隔壁的韓國人給酸炸了
昨晚北京冬奧會男子 1000 米短道速滑的決賽大夥看了沒?即便你沒看直播,相信早上起來也已經被各大媒體的頭條消息刷了屏,中國隊的任子威拿了金牌。
但跟著奪冠消息一起引爆熱搜的,還有一個莫名其妙的熱搜話題,# 謝謝 「 獵豹 」 # 。為啥要感謝獵豹?
這裡說的獵豹,其實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研發的一款超高速 4k 軌道攝像機系統,專門用於速度滑冰比賽的轉播。因為速滑比賽中,運動員平均速度大概在 50km/h,有的甚至跑到 70km/h,這速度大概是百米飛人博爾特的兩倍。
所以需要這樣一台時速 90km/h 的高速攝像機才能跟上運動員,除了實時跟蹤運動員位置,它還能實現加速、減速和超越等動作,靈活捕捉比賽畫面。
但是啊,這回大夥謝錯 「 豹 」 了。。。因為獵豹固然牛逼,但它僅僅是轉播使用,裁判並不會拿一台高速攝像機的畫面對比賽結果進行評定,關於運動員是否犯規的評判,需要結合多角度機位的影像和多名裁判商議來判定。更何況昨晚比賽的場館壓根沒有獵豹。。
不過我明白,大夥之所以感謝獵豹,其實是期待它給比賽帶來絕對的公正。畢竟韓國隊 + 裁判的組合總是擦出意想不到的 * 花 ,尤其是韓國當東道主的時候。
比如 2018 年那個被韓國人搞得 「 不乾不淨」 平昌冬奧會,那年的短道速滑項目,讓所有人蔘賽國家心裡都憋了口氣。
這場比賽里,中國隊和加拿大隊都遭受到了不公正判罰。各國參賽選手們都做了橫切的犯規動作,但裁判只判別的國家,不判韓國隊。楓葉國大兄弟可受不了這氣,加拿大隊站上領獎台之前,先用手 「 掃了掃地 」,有點 dirty 。
甚至性格直爽的荷蘭選手站上領獎台後,還向韓國選手害羞的比出一個 「 國際友好 」 手勢。
至於中國隊的處理就冷靜許多,向國際滑聯對短道速滑女子 3000 米接力賽中的不公正待遇進行申訴,但被駁回了。
不過申訴一般都會被駁回,這波操作更像是表明我們的態度。短道速滑隊的指導李琰也在賽後媒體採訪中提到,「 這次比賽中被判罰的不規範動作,爭議很大,裁判可以判也可以不判,但同樣的動作,只判中國隊犯規卻不判韓國隊很不合理,申訴的目的只是想聲明裁判判罰應該一視同仁 」 。
「 但無論裁判多麼嚴格,我們還是暴露了自己的問題,以後要避免這些問題 」 。4 年後的今天,北京冬奧會的短道速滑賽場上,中國隊乾淨利落的拿了金牌,用實力讓對手閉嘴。
不過賽後,有不少外網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紛紛質疑中國作為東道主受到特殊優待,說裁判吹黑哨,故意判罰國外選手。「 有人說直接讓中國把所有獎牌拿走吧。」
甚至還有人直接用斷章取義的截圖,攻擊參賽選手。
咋說呢,我們用回放挨個給他們解釋下,對手是咋明著眼犯規的。先是在半決賽里韓國選手黃大憲被判犯規,理由是違規延遲超越(身體接觸)。
在短道速滑比賽的直道中,你可以像超車一樣超越對手。一旦進入彎道部分,彎道超越的動作就必須更加規範,不能冒著把別人撞倒的風險強行超越。
這個其實就像我們開車時候遇到的並道。比你慢半個車頭的另一輛車,想和你共同進入前面的同一條車道,理應你先走,結果他硬要擠進去,還撞了你,這就是對方全責。
比如上面動圖裡的白色衣服韓國選手,在彎道超越的時候直接硬往裡擠,旁邊的中國選手只能減速避讓。而在決賽中,匈牙利選手劉少林(白色衣服)也被判兩次犯規,衝線時先用手臂阻擋中國選手,這個橫切阻擋犯規大夥一看下面這個動圖就明白。
另一個犯規判罰則是因為下圖的這個規則。
如果兩名運動員並駕齊驅,且內側運動員在藍線內,內側運動員要避讓外側運動員,如果發生碰撞,判罰內側運動員犯規。
從上面的動圖可以看出來,身穿白色衣服的匈牙利選手從藍線內硬往外擠,甚至撞了一下外側紅衣服的中國選手。下面這個動圖錄製了匈牙利選手的碰撞動作 ▼
你說這事放 18 年那會可能還有爭議,因為以往藍線都不清晰的畫出來,都是像下面這樣用許多點來標註。
這次北京冬奧會直接把上面那個藍色線畫出來,線里線外,犯沒犯規,一目了然。所以可想而知,匈牙利和韓國隊的抗議申訴也都被國際滑聯駁回。
從這些例子里也可以看出來,比起 18 年平昌冬奧會,這屆北京冬奧會的規則要完善了許多。放到之前,規則還不夠明確,裁判對比賽判罰有很大主導權。違不違規,大概率是裁判說了算。
所以到北京冬奧會這四年時間,短道速滑比賽規則做了更多細化,比如北京冬奧會在短道速滑賽道畫上藍色標識線。而且所有的犯規動作都必須明確,要與規則相互對照,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說白了就是 「 有法可依 」,不再是裁判一句話的事。
再加上賽場內各式各樣的黑科技,密密麻麻的攝影機,才塑造了這樣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作為一個泱泱大國,咱們即使是主辦方,也得堂堂正正的贏,這才是 「 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 的奧林匹克精神。靠那些投機取巧的小動作獲得的勝利,終究只是旁門左道。看看隔壁韓國隊,在短道速滑男子 1000 米決賽里,就全都被罰出去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