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021屆 AAAS Fellow 名單出爐!此次入選名單包括564名科學家、工程師或各科學學科的創新者,以表彰他們在科學事業中取得的科學和社會方面的傑出成就。新一屆AAAS Fellow包含來自學術機構、實驗室、醫院或醫療中心、博物館、全球企業、非營利組織、研究所和政府機構等各個科學學科的傑出人士。入選Fellow來自21個學科領域,包括農業、糧食與可再生資源、人類學、天文學、大氣與水圈科學、生物科學、化學、教育、工程、地質與地理學、歷史與哲學科學、產業科技、資訊計算與通訊、語言學與語言科學、醫藥科學、神經科學、藥物科學、物理學、心理學、社會經濟與政治科學、統計學等學科。AI科技評論摘選出工程、科技和工程、資訊計算與通訊、神經科學、統計學等領域入選的14位華人Fellow 資訊,其中有來自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芮勇,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科學系教授宋洪軍,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大腦研究所Poitras教授馮國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卷積神經網路之父」、圖靈獎得主Yann LeCun也入選資訊、計算與通訊學科領域AAAS Fellow。 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簡稱AAAS)成立於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科學和工程學協會,也是最大的非盈利性國際科技組織。現有265個分支機構和1000萬成員。「世界發明大王」愛迪生、「DNA之父」沃森及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均為AAAS Fellow。AAAS Fellow是該學會給予會員的最高榮譽。圖註:從左到右分別為Irwin M. Jacobs, Ellen Ochoa, Steven Chu, Maria Mitchell, W.E.B. DuBois, Thomas Edison美國科學促進會也是國際著名期刊《科學》的主辦和出版方。該雜誌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美國科學院首席執行官兼《科學》系列期刊執行出版人Sudip S. Parikh博士表示:「美國科學院很自豪地向這些人致敬,他們代表了科學事業所需要的前瞻性思維,同時也激發了人們對實現未來目標的期望。」 1 工程領域名單
程佳瑞,普渡大學
程佳瑞,普渡大學工業工程學院和材料工程學院教授,領導可擴展微納米製造實驗室 (SMNML),於2002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先進材料合成與加工,特別是0D-3D微/納米結構的可擴展製造、雷射物質相互作用和材料的機械/物理性能增強。應用領域包括能量傳輸、轉換和存儲、承載、生物醫學、電氣和光學設備。程佳瑞還是IEEE高級會員、美國機械工程學會 (ASME) 研究員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副主編,以及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and Technology學科主編等。
Xiaoping Hu,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河濱分校
Xiaoping Hu,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生物工程教授兼主席以及高級神經成像中心主任,於1988年獲得芝加哥大學醫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他曾是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喬治亞理工學院和埃默里大學Wallace H. Coulter生物醫學工程聯合系的教授、喬治亞研究聯盟傑出成像學者。Xiaoping Hu從事磁共振成像的開發和生物醫學應用已有40年,曾撰寫或合著了275篇同行評審的期刊文章,論文被引用次數超過20000次。他在功能MRI(fMRI)方面進行了廣泛和開創性的工作。Xiaoping Hu於2005年至2013年擔任《醫學磁共振》副主編,並於1994年至2004年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的副主編。他目前是Brain Connectivity的編輯,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的副主編,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他還是國際磁共振學會的會員,IEEE的會員和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所的會員。
Evelyn Ning-Yi Wang,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她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獲得機械工程系碩士和博士學位。Evelyn Ning-Yi Wang在微/納米尺度傳熱和傳質領域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她的研究項目結合了對微/納米級熱量和品質傳輸過程的基礎研究和新型工程結構的開發,以創造熱管理、能源和其他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她曾在權威期刊上發表了180多篇檔案期刊論文。她的工作被認為是2016年《技術》雜誌最大的清潔能源進展工作,也是2017年《技術評論》中的10項突破性技術,並獲得2019年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十佳獎。她還獲得2011年空軍科學研究辦公室青年研究員獎、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獎、2012年海軍研究辦公室青年研究員獎、2012年Bergles-Rohsenow青年研究員獎、2017年ASME Gustus L. Larson紀念獎、第八屆Prince Sultan bin Abdulaziz國際獎等。
Huili Grace Xing,康奈爾大學
Huili Grace Xing,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特聘教授,工程學院副院長,電子和電腦工程系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特聘教授,fellow of APS, AAAS and IEEE。從2004年到2014年,她就職於聖母大學。此前,她分別取得了北京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1996年) 理海大學材料科學碩士學位(1998年)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電機工程博士學位(2003年)。她的研究重點是下一代電子材料和設備的基礎工作,研究重點是III-V型氮化物,2-D晶體,氧化物半導體。最近研究多鐵性材料,磁性和超導材料的開發:生長,電子和光電器件,尤其是材料性能與器件開發以及高性能器件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RF / THz器件,隧道場效應電晶體,功率電子器件,DUV發射器和存儲器。她曾獲得AFOSR青年研究者獎,NSF職業獎和ISCS青年科學家獎。她是APS的會士。H因子70,期刊文章280+,會議文章120+,包括《自然》雜誌,《物理評論快報》,《應用物理快報》,《電子設備快報》和IEDM等。 2 科學和工程領域名單
Mingyao Li ,現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基因治療項目的生物統計學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統計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生物資訊學和計算生物學。她目前研究的中心主題是使用統計和計算方法來理解人類疾病相關組織中的細胞異質性,以表徵不同細胞類型的基因表達多樣性,利用單細胞轉錄組學研究產生的數據,研究細胞狀態轉換的模式和各種細胞的串話,並將這些發現轉化為臨床應用。合作研究包括心臟代謝疾病和眼疾的遺傳學研究。2005年,獲得密歇根大學生物統計學博士學位,2006年加入生物統計學學院。她也是基因組學和計算生物學(GCB)研究生項目的教員,並在沃頓商學院統計系擔任二級職位。
Annie Qu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
Annie Qu,現任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統計學系Chancellor』s Professor,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統計學博士,IMS和ASA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是解決與非結構化大規模數據有關的基本問題,開發機器學習的前沿統計方法和理論文本sentiment analysis、自動標記和摘要、推薦系統、張量成像數據和複雜的異構網路數據分析,從大量高維數據中提取基本資訊的演算法。她的研究工作對生物醫學研究、基因組研究、公共衛生研究以及社會和政治科學等諸多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加入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之前,她是數據科學統計學的創始人教授,也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伊利諾伊統計辦公室主任。她曾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LAS學院授予的Brad and Karen Smith Professorial Scholar, 2004-2009年榮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Career Award。最後,祝賀所有AAAS會士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