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福報,我的2021年度總結

前言

大家過年好啊,今年的我感覺自己一直不在狀態,甚至到了年末要寫年終總結了,也是一拖再拖,甚至有點不想寫。

但是過了2022年元旦,年終總結沒寫,總感覺缺了點對2021年的尊重。

所以這兩天,在陸陸續續整理我今年瑣碎的工作和生活,整理出了一些東西想和大家分享。

我把總結分成下面幾個部分,如果有不感興趣的部分,完全可以跳過~

寫了些文章

今年在兩個公眾號(技術號:後端技術漫談 生活號:蠻三刀醬)寫了15篇正文文章,對比技術圈子的其他公眾號,產量很低。

自己反思原因,主要是年中換了工作,前前後後折騰工作和換城市,中間就有一段時間幾乎是斷更的狀態。

當然了,雖然產量低了,每篇文章還是傾注了我的心血,從程式碼撰寫,到產出文章,漫長的過程才能產出對讀者有用,有價值的文章。

下面是我的15篇文章目錄:

廢棄fastjson!大型項目遷移Gson保姆級實戰

工作六年後,我對軟體開發的認知轉變

Github Action 快速上手指南

暢玩國服LOL?MacBook M1 Windows虛擬機體驗

寫完這篇文章半年後,我收到了Paralles中國的官方邀請,寫了下方的Parallels17體驗文章,還獲得了幾枚貴重的軟體激活碼,第一次讓我感受到了數碼區up白嫖的樂趣,這樣的數碼軟文,麻煩以後多來點!!!

API網關才是大勢所趨?SpringCloud Gateway保姆級入門教程

什麼是賽博朋克 ?

這篇文章是我在公司內部的一份分享,文章比較長,圖文非常多,前前後後做了很多功課,如果對賽博朋克感興趣,可以重溫下。

上海,想說愛你不容易

軟體開發的22條黃金法則

3分鐘搭建一個網站?騰訊雲Serverless開發體驗

誰會拒絕一台Win11和MacOS無縫切換的MacBook呢?Parallels17極速體驗

如何使用註解優雅的記錄操作日誌

這篇文章開始也是第一次寫正兒八經的開源項目,但是文章越硬,點擊量越低。2333333

模仿UP主,做一個彈幕控制的直播間!

如何提交自己的項目到Maven公共倉庫

蠻三刀醬的Github周刊第一期

蠻三刀醬的Github周刊第二期

Github分享周刊做了兩期就斷更了,主要是因為….我偷懶了。這種周刊我還是蠻喜歡做的,自己還能了解到很多新奇的東西,但是點擊量回饋比較差,就偷懶了,害。

換了份工作

我離畢業已經兩年了,自我感覺在老東家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成長也很快,不過也逐漸感覺,自己到了一定的瓶頸期,需要一些新鮮空氣來督促自己更近一步了。

面試了幾家公司,最終選擇了到福報廠體驗一下工作,也感受下工作強度。

為此,我還換了座城市,從上海到了杭州。

在福報廠,確確實實能體驗到獨特的價值觀熏陶,拋開網路上那些負能量的報道。其中最讓我感觸的是馬老師說的一個觀點:價值觀不是為順風順水的時候準備的,而是為逆境準備的。我非常贊同,人生有順風順水的時候,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被迷茫,焦慮,痛苦所環繞。

就像許多教徒一樣,他們去信仰教義,並不一定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內心不夠強大,而是在自己陷入痛苦和絕望時,能夠有一個最後的精神寄託,作為一個讓自己堅持下去的信念。

人要學會和困難作鬥爭,直面困難,解決問題,這才是一個完整,獨立,優秀的人格,也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價值觀本身聽起來是」虛」的,但它能夠在你身處困境,想要放棄時,給你最後的力量,這就足夠了,這便是「實」。

我個人一直遵循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理念,也一直是這麼踐行的,在有自主判斷能力的情況下,吸收學習你周圍環境的優點,同時減少周邊環境對你的負面影響,便能讓自己不斷地成長。

沒有公司是完美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少看一些負面資訊,自己去甄別那些真正有用的,值得學習的東西,加以吸收,不只是對公司,對周圍的人,對社會上的各種事件,都是一樣的。

讀了些書

今年書籍讀了一些,也包括一些網上的付費課程,推薦下我讀完覺得很棒的:

  • 極客時間《MySQL實戰45講》:這是我在極客時間目前看到的課程里覺得最值得的,每年都會溫習。
  • 極客時間《設計模式之美》:課程很長,有些內容資訊量有點水,不過整體還是非常值得一讀,對於想溫習設計模式的小夥伴,非常推薦。
  • 《Effective Java》:一本讀了好久常讀常新的書,以前覺得太晦澀,隨著對Java的熟悉,裡面很多東西都有新的體會。

還有一些正在讀的:

  • 掘金小冊《MySQL是怎樣運行的:從根兒上理解MySQL》:剛開始讀,想和《MySQL實戰45講》對比一下哪個更好
  • 《並發編程的藝術》:開了個頭,這是本豆瓣評分不高的書,但是我覺得還是很經典的。
  • 《底層邏輯》:師兄推薦的書,研究經濟學的劉潤寫的,一些社會、經濟學經典問題的觀點,感覺非常棒,也推薦給大家。
  • 《少有人走的路》:公司發的書,就順便看完了,本以為是本勵志書,結果發現是本心理學的半專業書籍,離大譜了。
  • 內部ATA文章:A廠的內部技術網站里有非常多的乾貨文章,例如釘釘、高德技術群的優質技術文章,看了真的受益匪淺,可以很多事不對外公開的,只能自己偷偷看了不能分享給大家,哈哈哈。

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閑書和小說,就不放在這裡了。聰明的大家也能看出來,我還在抱著一堆技術基礎書籍在看,顯得一點也不高階,不過這就是真實的我,基礎技術看了就會忘,需要每年都讀一讀才能鞏固記憶。

看了些電影

今年看了幾部電影,值得提起的是看了幾部丹尼斯·維倫紐瓦導演的作品:

  • 《沙丘》
  • 《降臨》
  • 《銀翼殺手2049》

就和諾蘭一樣,維導的個人風格也非常明顯,吸引我連看了好幾部他的片子。

此外,推薦大家看下賽博朋克相關的影視劇小說(比如維導的《銀翼殺手2049》,還有《銀翼殺手1982》),都對社會有著非常深入的思考,屬於有深度的科幻片。

打了些遊戲

自從從學校畢業了,越來越感覺沒時間打遊戲了,每次想開遊戲,看到了圖標,也不想點開,不如打開B站看看影片來的舒服。大概人上了年紀,都會變成雲玩家吧!

以下就說一些今年玩了的遊戲,當然,我一個都沒通關!

  • 《霓虹深淵》:epic商城送的遊戲,讓我第一次感覺到了roguelike遊戲的樂趣,非常推薦大家,遊戲很小,2D像素風,但是非常耐玩。
  • 《泰坦隕落2》:up主好多都誇誇誇,主要是因為它是做《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的原班人馬做的,實際我玩了接近通關,FPS手感確實非常非常棒,流程也短,我估計會把他通關的。
  • 《賽博朋克2077》:眾所周知,這部遊戲出了個很大的幺蛾子,我只體驗了序章,就放著了。後面的劇情,我在機核聽了很多,Google的實況流程也快看完了,遊戲只能說可惜了,要是延期兩三年出來,覺得是非常棒的作品。
  • 《NBA2K21》:又是Epic送的,2k年貨,年年玩,年年罵!MC模式的劇情等於沒有了。
  • 《只狼》:對我來說太難了,我開修改器了你信嗎?
  • 《神力科莎》:這遊戲,不買方向盤,別玩!當然我是買了G29的。
  • 還有好多好多epic送的啊,steam送的啊遊戲,都是淺嘗輒止。

還做了些啥

離譜的是,今年B站年終總結拿了個全勤獎,可見我愛B站愛的深沉,B站你聽到了嗎?是不是應該送個大會員?

一直有新聞和評論,說B站做不了中國的YouTube,當然,從內容審查角度,B站肯定做不了中國的YouTube,但從內容的品質(包括影片品質)和UP主以及觀眾的活躍程度來看,B站作為中國的UGC內容創作平台,絕對是Top1。有機會想寫一篇UP主推薦文章了。

拿了一堆各個技術門戶網站送的東西,和去年拿的合在一起拍個合照(牛年的企鵝也拿到了,沒拍在裡面,虧了啊):

想分享的話

分享幾個今年記憶猶新的觀點。

第一個,是在在知乎看到了一個回答,一直收藏在備忘錄里。

主要是講個人的經濟觀念:

  • 生活中,你真正要做的,是從頭到尾,一個人掌握那種可以產生現金流的技能和產品
  • 然後在第一點的基礎上,爭取把現金流穩定下來
  • 然後在第二點的基礎上,爭取多幾個這樣的現金流

第一點其實是最重要的,因為有了第一點,第二點遲早會到來,有了第二點你就基本上比較自由了,第三點是看你的興趣的。

其實隨著我踏入職場,越來越感受到了,如果你想要自己去單幹,去賺錢,或者說做一番自己的事業。

前提不是你的技術過硬,也不是你的產品實施能力過硬,而是要有能力走通自己的想法,所以其實應該是業務優先。

沒有規劃好的業務,那麼產品和技術都去為誰服務呢?

未來想要自己賺錢,不管是在公司層面幹活,還是自己做小事業,都要先把業務理順。

這才是一個人能夠獨立的能力。 業務優先定了,有了盈利的預期,才有實施,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第二個,是耗子叔(@左耳朵耗子)的一篇微博,全文寫的非常好,在這裡貼上:

所謂的資產其實就是被動收入,是你一旦投入後,每獲得一個用戶後就會給你帶來長期穩定收入的東西,於是,你只需要不斷的獲得這樣的用戶,你就會越來越輕鬆。通常來說,帶知識產權、專利產品或資源有這樣的屬性。比如你寫了本書,發明了一個專利,創作了個產品,或是擁有了某種資源,只要這本書這個產品或是使用你專利的產品或是這個資源可以一直在被人使用,你就可以在不工作的情況下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回報,這就是資產。

而負債則不是,負債是你的所有的收入都需要不斷的投入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負債其實就是你每天的生活,償還負債的形式就是打工。也就是說,自從你大學畢業走向社會,你就開始為你每天的生計負債了,你每天一睜眼,你就已在欠債了,你要還的債就是你每天需要的衣食住行。為了還債你就得為打工,如果你的物慾很高的話,你要買房、養娃,你要償還債務的能力也就越大。所以,找到一份工作其實就是一種負債生活的方式,而不是資產,因為只要你一停一下來,你就可以馬上感到生活債務的壓力了,而因為你要還債,所以你要出賣你的時間和技能給別人,所以,你就得聽別人的,時間長了你就不會思考,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你會活在債務中,永遠不能自拔的原因。這也就是為什麼打工就算工資不錯,但其實收益不大的原因,因為這是一種負債的loop。

有時候,為了完成早期積累,你也只能先從負債開始,但是你每一天都要在資產上放一塊磚做積累,以圖量變導致質變,或是積累你的認知和知識,或是積累你的技能,或是在積累你的方法,慢慢的你就可以從負債型的人生轉換成資產型的人生,開啟你的事業,讓你的知識技能和認識為你自己事業和資產所用。

在創業過程中,有很多東西基本是介於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從小了說,如果你要做自媒體,通過在文章中注入廣告或是打賞,雖然可以獲得收入,但這些都是債務,因為,你要寫才會有,你不寫就沒了,就算是你有很多的關注者或是很多的訂閱者,有一定的流量,但其實本質上也是一種債務(當然,品牌算一種資產,但只有在授權給別人的使用時才會算是一種資產,就像你買的房一樣,只有在出租的時候才能算是一種資產)。如果你把你的知識錄製成一個收費的東西,比如書或是線上課,只要你的內容不錯,而且能夠成為經典不斷的有人來學,那麼,這就成為資產了。同理,如果你每天在做的事都是在投入某中資產,比如在做一個可以讓用戶通過自助來用的產品(也就是說,使用你的產品完全不需要你的參與),而不是每次都要從頭開始的項目,那麼,就會隨著你的用戶數越來越多,你就會越活越輕鬆。

所以說,為了更多的用戶能用讓你的產品,你需要做一個有通用性的資產,訂製化的東西基本上來說都是負債。而且,你的產品最好還要有Don』t make me think的傻瓜化的用戶體驗或是文檔,不然,你就會要參與到用戶的使用中來,這就會變成一種債務。這也是為什麼MegaEase會花大精力在無侵入式和高度擴展性上的花費大量時間投入的原因……

另外,教育用戶也是一種債務,因為如果你每獲得一個用戶就需要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們的話,那麼你的收入就需要長期投入了,這就不是資產了。所以,藍海看似很好,但是教育用戶的成本太大,本質上是債務,而紅海看似競爭對手很多,但是,用戶都被教育好了,另外,不必害怕紅海中對手太多,只要你仔細觀察一下他,你就會發現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內卷內耗的能手……而且,紅海中有成熟的付費模式,所以,只要你能做出體驗更多,成本更低的東西,很容易做出有競爭力的「資產」來了……

我們都看了《窮爸爸和富爸爸》,但是對於耗子叔的總結,還是覺得非常贊。

2022,未來可期

這麼看下來,我的2021多少有點平淡,但依然要對2022抱有期待啊,趁著年輕,趁著還有精力,去多做一些事,讓未來的自己回想起來,至少對著自己說一句:我曾經努力過。

我覺得對於我等普通人來說,這樣就足夠精彩了。

最後,感謝大家的支援,你們永遠是我寫作和努力奮鬥的最大動力,2022年,我一定努力產出更多高品質的文章,不辜負大家的催更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