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影也能拍出大製作!全民創作時代來了

相比文學、繪畫、戲劇等藝術形式,電影的發展和科技的發展最為密切。從最早的活動照相法、膠片到如今的數字電影,從24幀、48幀到60幀,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3D,從標清、高清再到4K/8K,電影技術的不斷進化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視覺衝擊和享受。

但從始至終,電影始終只是專業人士揮灑靈感和思想的幕布,受限於成本、器材、技術門檻,普通大眾很難有通過電影來表達和創作的機會。

去年11月27日,華為與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同開啟「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廣泛面向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個人與團體徵集手機影片作品,使用手機拍攝滿足要求的5-30分鐘的影片即可報名參賽。

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表彰儀式:手機電影也能拍出大製作!全民創作時代來了

時隔一年,這股鼓勵普通人創作手機電影的熱情再次掀起新浪潮。12月30日,第二屆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表彰儀式在廈門舉行,共有37部手機影片入圍,參與六大榮譽角逐。

經過評委會的專業評審,《餛飩》《緊急直播》《天晴夏至》三部影片獲得華為手機新影像榮譽。《沙縣什麼好吃》《韶光》《放生》《一天》《繁星之下》分別斬獲最具潛力創作人榮譽、最佳鏡頭記錄榮譽、最佳實驗影片榮譽、最佳藝術探索榮譽、最佳攝影技術榮譽。

據了解,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收到了超過4800份的投稿作品,比上一屆投稿量增長超過15倍。

第二屆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頒獎:手機也能拍出大製作

對於普通人來講,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給大眾用戶提供了一個專業、可靠的平台,讓用戶能夠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能。

而對於整個電影行業同樣意義非凡,當大多數人還以為手機拍電影只是「炫技」的實驗性產物的時候,沒想到手機電影也能拍出金雞大製作,與傳統電影機的觀感幾乎無差!顯然,一個屬於全民創作的時代,來了。

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表彰儀式:手機電影也能拍出大製作!全民創作時代來了

正如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導演所說,在這個全民創作的時代,影像藝術有了更多的延展表現的形式,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通過手機來完成自己的影像創作,同時在社交平台上完成發表和傳播。也有很多知名的導演已經在手機影像創作這個領域裡有了新的嘗試,並為大家獻上了優秀的影片,全民影像創作的熱潮。

這種全新的創作模式打破了影視創作的壁壘,讓每一個想認真講故事的導演,都能表達自己的創作創意和觀點。

手機打開了影像記錄外延的可能性,憑藉便利的技術和實操性,讓更多在學習電影藝術的新生力量和更多廣大的電影愛好者拿起手機,嘗試作為一個導演攝影師,甚至是鏡頭前的演員,這便是手機影像的魅力。

「有夢想、有靈感,現在就可以開始嘗試,從旁觀者變成一個實操者,真正開始練習。」李少紅說。

藝術不該被器材束縛 華為P50系列超強影像能力打破創作桎梏

除了獲獎創作者對創作經歷的分享,在頒獎現場我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多位獲獎者在登台發表感言時,提到了華為手機和技術對自己拍攝的幫助。

《餛飩》的導演劉昉在頒獎環節激動地表示:「我是華為的死忠粉,全身上下都是華為,然後我放下了攝影機,拿起了手機拍了《餛飩》,表達一下我對我爺爺的思念。」

比較明顯的感觸是,如今的手機影像能力,已經讓器材不再成為創作者的束縛,而華為P50系列的「計算光學」和「原色引擎」等影像技術,幫助創作者打破了設備上的桎梏。

從物理先天條件來說,手機不可能像專業機器、單反用上很大的底,有很長焦的鏡頭,所以在一些暗光、運動、遠距離等惡劣條件下的拍攝效果天生就有劣勢,而且以往的手機鏡頭很難像專業攝影機一樣還原真實色彩,拍出大家常說的「氛圍感」。

但華為P50系列憑藉「計算光學」能做到的是,突破了傳統光學設計的局限,通過「全局式」影像資訊復原系統,計算光學的方式,來修正影像資訊進入光學系統過程中導致的像差和資訊損失問題,使原始影像資訊高度還原。

全新XD Fusion Pro影像引擎引入了原色引擎、超級濾光系統和超動態範圍技術,全面提升真實還原色彩、細節、色彩和動態範圍的影像能力。

這也讓創作者在使用華為P50拍攝的時候,擺脫了以往複雜、沉重的光學鏡頭,就能獲得「所見即所得」的真實色彩還原能力,以及具有更多細節、色彩和動態範圍的影像能力。

對於長焦、廣角和微距拍攝,華為P50 Pro實現了200倍變焦範圍體驗,同時超級廣角鏡頭具備等效13mm焦段的超大廣角,也能實現2.5cm超微距拍攝。而且P50系列的影像系統帶來了全新一代AIS Pro防抖能力,同時配備全新OIS光學防抖,實現了長焦防抖質的飛躍。

另外,華為P50系列的XD Fusion Pro還具備硬體實時影片HDR能力,深度優化了光影畫質,能夠實現更豐富和更有層次的畫面質感,而且在逆光場景下也完全不懼。

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表彰儀式:手機電影也能拍出大製作!全民創作時代來了

所有這能力,都讓以往在手機上不可能實現的複雜拍攝效果成為了可能。以往手機拍不清、拍不到、拍不好的畫面,如今都能實現了。

這個時候,手機的輕巧隨身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不同景別之間,可以非常便利的切換,而且可以免去很多的流程,比如換鏡頭的流程,比如換電池的流程,創作者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人物創作、情節構思上,這種輕量化的拍攝體驗,是以往不曾有的。

鴻蒙移動影像系統助力創作者 手機拍電影從未如此方便

除了華為P50系列超強的影像能力外,華為另外一大優勢是手機與鴻蒙移動影像系統的全新移動化、輕量化拍攝形式相結合,打破設備間壁壘,極大降低了創作門檻。

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表彰儀式:手機電影也能拍出大製作!全民創作時代來了

在拍攝前期籌備工作中,創作者可以使用華為MatePad Pro搭配M-Pencil手寫筆繪製分鏡腳本,隨時記錄創作靈感。畫好後,通過多屏協同,將繪製的畫面同步到華為MateBook筆記型電腦中,合成完整的分鏡腳本,整個過程省去了很多來回傳導素材的麻煩。

在拍攝過程中,利用鴻蒙系統獨創的多機位模式,可以突破單設備拍攝的限制,實現不同設備的互動切換。比如,創作者可以選用一部手機作為拍攝助理機,對其他設置了不同機位的手機進行拍攝控制,一次性拍出特寫、中景、全景等多角度畫面,獲得更為豐富的鏡頭語言。

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表彰儀式:手機電影也能拍出大製作!全民創作時代來了

更方便的是,還能把手機畫面無線投屏到華為MateView上,讓顯示器變為監看器,實時查看素材,幫助導演及時調整拍攝畫面。甚至可以把華為MatePad Pro變成移動監看器,導演隨時通過平板來調整拍攝手機的參數和焦距。

當然,拍電影遠遠不止拍這麼簡單。很大一部分工作是拍完之後的後期和剪輯。

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表彰儀式:手機電影也能拍出大製作!全民創作時代來了

到了拍攝後期,通過鴻蒙系統的多屏協同,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的文件傳輸異常方便,可以將手機里拍好的素材一鍵拖拽進電腦。還能把華為MatePad Pro當作MateBook的無線擴展屏,剪輯師邊看邊剪,省去一台電腦來回切屏操作的麻煩,大幅提升後期製作的生產力和效率

總之,有了鴻蒙系統的主力,華為的一整套設備可以幫助創作者生成移動化最小劇組,實現電影拍攝的輕量化執行,省錢、省時又省力。

新體驗新形式 華為影像技術為電影行業開闢全新賽道

從現場觀看三個獲獎影片的片段來看,普通觀眾已經很難分別這是手機拍攝還是專業攝影機拍出的作品。由此也證明,當手機影像足夠強大的時候,創作者已經能夠充分釋放他們的拍攝手法、技巧以及劇情構思。

從技術角度來看,當下手機影像技術已經達到了手機電影創作工具簡單化和畫面高品質的雙重要求,消除了以往影像創作設備、成本、時間和空間的掣肘,拿起手機就能拍電影成為現實。

創作工具的簡單化,能夠有效推動電影拍攝大眾化,催生更多的影像創作者和作品;而新一代手機影像技術下誕生的高品質畫面,讓普通人不用昂貴、笨重的電影器材一樣能拍出質感大片。這其中,華為的影像技術功不可沒。

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表彰儀式:手機電影也能拍出大製作!全民創作時代來了

對於普通創作者來講,華為發起「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最大意義在於,它讓手機影像創作從幕後走向台前,從業餘走向專業,有了統一而權威的評判標準。

這既能鼓勵大眾隨時拿起手機拍電影的創作熱情,也能讓真正高水平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內容脫穎而出。

伴隨著第三屆「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的啟動,手機影像勢必會成為一股新生力量,為電影行業帶來更多創新、更多驚喜。

它更像是一副催化劑,不僅會加速手機影像的發展,推動手機電影大眾化,也讓任何具備創作才能的人都能與電影藝術結緣,在既有電影產業中開闢出一條全新的賽道。

或許,未來不久,我們就在大熒幕能看到由手機拍攝的長電影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