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網盤青春版正式上線 「更快」之外還有驚喜

5G技術加速了萬物互聯時代到來,隨著移動終端數量激增衍生出龐大的數據量,用戶對下載速度的需求也進一步擴大。

12月29日,百度網盤青春版APP正式上線,這是一款完全獨立於百度網盤的應用,其吸引外界關注的最大特色和亮點是,用戶上傳下載可享受無差別速率。那麼,這款應用的實際表現如何?除了無差別速率以外,還有哪些額外的驚喜呢?下面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無差別速率的百度網盤有多香?

百度網盤青春版在介面設計上延續了百度網盤一貫的簡約風格,應用介面包含4大功能模組——文件目錄、傳輸列表、文檔掃描/文字識別,以及個人中心。通過應用介面,其核心功能便可一目了然。

在文件目錄頁面,用戶可以瀏覽查看存儲在網盤中的文件。用戶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將文件存儲至百度網盤青春版:一是直接從同一帳號下的百度網盤導入(有三次導入機會),根據實測體驗,導入過程極為迅速,1GB文件的導入時長僅不到1秒;二是從本地手動上傳,包含照片、影片和文檔三種形式,並支援創建文件夾。需要注意的是,百度網盤青春版的初始免費存儲空間為10GB,無論從百度網盤導入還是手動上傳,文件大小均不能超出剩餘存儲空間大小。

至於用戶最關注的上傳和下載速度,根據實測,手動上傳模式下,WiFi網路條件良好的情況下,上傳速率能夠穩定在3-12MB/s,而在5G網路下,上傳速率基本保持在3-14MB/s,最高可達32Mb/s。下載速率則穩定在11MB/s左右,而據官方數據顯示,最高可達52MB/s。無論上傳還是下載速率,相比百度網盤均有顯著提升。

百度網盤青春版正式上線 「更快」之外還有驚喜

除了將文檔下載至本地,用戶也可在線瀏覽。百度網盤青春版對在線瀏覽功能做了優化和提升,不僅支援影片多倍速的原畫播放,還能將音頻文件轉寫成文稿,實現邊聽邊看。稍顯遺憾的是,目前智慧音頻轉寫只支援中文普通話,期待後續可以支援更多語言。

此外,百度網盤青春版還支援文檔掃描和文字識別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手動拍攝和本地上傳兩種方式進行文檔掃描/文字識別。文檔掃描後會自動生成PDF版本,用戶可對其進行編輯和美化;文字識別後則可以進行選取、複製和修改,最終導出docx格式的文檔直接存儲在網盤中。

從實際體驗來看,就像所有剛上線的產品一樣,百度網盤青春版仍然有許多可提升和優化的地方。不過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其功能已經足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了,尤其是上傳下載無差別速率,實在是太香了。

不過驚喜之餘,許多人或許也難免會好奇,百度網盤為何會新推出一個所有用戶速度無差別、免費儲存空間較小的青春版?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來回顧一下,當下中國網盤市場的商業模式。

網盤廠商的成本困局

網盤作為一種工具型產品,決定用戶體驗的無非兩個方面:一、數據的存儲空間的大小,二數據傳輸速度的快慢。這註定了網盤廠商間的角逐脫離不開這兩大功能點的比拼。

在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早期階段,網路傳輸速度較慢,個人網盤類產品主要用於存儲不常使用的冷數據,「大容量」是用戶的核心訴求,當時,各大網盤廠商紛紛以「免費大容量」為賣點爭搶用戶,上演了一場激烈的「百盤大戰」。

2013年,金山雲旗下的金山快盤率先推出了「100G免費空間」計劃,為了跟上其步伐,其他網盤廠商不得不也跟著推出類似的方案,網盤免費空間從100GB到10TB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大多數互聯網業務隨著用戶體量增長,邊際成本可以不斷降低,而網盤業務卻恰恰相反。依靠免費策略吸引大量用戶後,網盤企業的運營成本急劇攀升,亟需通過商業化變化來覆蓋高昂的伺服器和頻寬成本。

廣告彈窗植入被率先提出,可作為一種工具型產品,網盤打開頻次較低,廣告收益微乎其微。巨大的成本壓力下,當初參與「百盤大戰」的廠商要麼「降配」求生,要麼直接退出了市場。

2016年,新浪微盤、金山快盤、華為網盤、360網盤相繼關閉;2017年,騰訊微雲宣布將免費空間由1T降為10G。短短四年,關於網盤的這場戰爭,來的快,去的也快。

作為「大戰」中為數不多的倖存者,百度網盤找到了一條生存之道,不過受制於運營成本,也苦於一直不能滿足非會員用戶的下載體驗。但是,目前其他廠商目前也未能找到更好的成本與生存的平衡點。

如果說百度網盤的這種商業模式在以數據存儲為主要需求的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早期階段,尚且是可以被接受的。那麼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用戶對速度的需求開始了進一步提升。

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後,4K/8K、VR/AR等「大內容」越來越多,單個內容所需的存儲空間越來越大。受限於成本和技術,手機等終端設備的儲存空間不可能無限擴容,用戶越來越多地將一些需要經常調用的熱數據也存儲到雲端。

而5G技術帶來的高速網路傳輸,也使得用戶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訪問儲存在雲端的數據。

換言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盤成了終端設備記憶體的擴展和延伸,頻繁的數據調取和傳輸開始成為新的核心訴求。

用一個下載速度無差別但免費容量較小的網盤,在不影響用戶數據傳輸體驗的前提下,滿足基本的存儲需求,百度網盤或許是參考國外市場,寄希望於吸引部分擁有更高需求的用戶付費擴容或者通過其他變現手段,建立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不過,新模式最終能否被用戶接受,目前仍未可知。

「Dropbox模式」能否破局?

任何商業模式都不能只是廠商一廂情願。

但事實證明,「大空間+快速下載」的免費網盤服務難以長久運營。

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任何一個長久服務的產品都需要建立良性可持久的商業模式。在找到合理的變現手段之前,如果盲目追求免費,只會被高昂的運營成本給拖垮。

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互聯網企業提供大空間、快速下載的網盤服務,屬於賠本賺吆喝,不僅無法產生營收,還要支付伺服器、商業頻寬等成本。相比之下,運營商在這一市場優勢巨大,雲和網都是自有資產投入,又掌握了用戶資源,可以非常容易地在手機資費套餐里建立收費模式。

某種程度而言,網盤廠商的免費策略在現階段是有一定效果的。尤其是一些後來者,其用戶規模較小,成本壓力不大,以免費為抓手可以從市場中搶奪一部分用戶,快速完成冷啟動。但長遠來看,隨著用戶規模增長,它們也終將面臨和百度網盤一樣的難題。

放眼全球市場,「基礎免費容量+付費擴容」的商業模式,是相對合理且經過市場驗證的。目前,國外網盤服務商Dropbox、iCloud等均提供上傳下載無差別服務,通過向用戶出售「擴充空間」的模式進行收費。

以iCloud為例,其僅提供5G的免費存儲空間,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付費擴容:升級到50G需要6元/月,而升級到200G則需要21元/月。

目前中國主流手機廠商也紛紛借鑒iCloud和Dropbox的模式,比如提供5G基礎存儲空間的華為、OPPO等,相繼推出手機雲盤產品,且擁有了一定的用戶體量。

相比於iCloud,百度網盤青春版在免費存儲容量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用戶也能有更多的選擇。對於以數據存儲需求為主的用戶來說,可以免費使用百度網盤原有版本;而對於強調數據傳輸和共享的用戶來說,也可以通過百度網盤青春版找到一個下載體驗提升的工具。

對於下載速度和空間有著雙重需求的用戶,可以通過付費滿足需求,這種運營模式的可持續性在國外也得到了驗證。

5G時代,網盤將走向何方?

商業模式的運轉有其慣性,雖然各大網盤廠商都受困於當下的商業模式,但主動求變並不容易,尤其是用戶體量較大的百度網盤。

接下來,網盤市場是否會重回「百盤大戰」,開啟新一輪的價格比拼?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教授認為,公約之下,網盤市場會迎來發展新格局,但是也要警惕重回「價格」漩渦。實踐證明,網盤市場發展應該吸取教訓,惡性價格競爭不可取,既不利於技術創新,也不利於行業生態,更不利於消費者體驗提升。

「任何產業首先要健康有序,才能談得上長遠發展。」北京資訊社會研究所所長王俊秀表示,在公約指導下,網盤企業更多應該聚焦於用戶體驗的提升,可持續發展模式探索上,告別惡意的競爭,這個行業才能更好的發展。

對於所有網盤企業而言,避免陷入價格旋渦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通過技術創新建立和鞏固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5G時代,「雲大物移」等新技術的發展迭代為網盤行業的變革轉型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

百度網盤青春版正式上線 「更快」之外還有驚喜

未來,在雲端計算能力足夠強、延遲足夠低的情況下,更多服務可以在雲端提供給用戶,這直接拓寬了更多網盤使用場景:比如工作、學習,而不再僅僅局限於生活娛樂,使用主體也不再僅僅局限於手機和電腦,而是向更多智慧終端進發。

億咖通科技CEO沈子瑜表示,「端雲打通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雲端強大的數據存儲能力是車載智慧座艙優異體驗的必備要素。」

未來,網盤將不再只是一個存儲工具,而是會擔當起雲端的「數據管家」的角色,滿足用戶對於各個埠的數據處理和消費加工的需求。

除了打通更多生活場景,隨著《數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出台並實施,安全性也將成為各家網盤廠商比拼產品的重要戰場之一。

從2013年的「百盤大戰」至今,個人網盤賽道的競爭已經持續了8年,但遠沒到終局的時刻,中國的網盤企業,在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方面仍有著巨大的探索空間。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總工程師何霞表示,在公約之下,企業都對用戶體驗做了一定改進,這是良好的開端。5G時代,網盤企業應該更多探索創新,在做好用戶服務同時帶動產業良性發展,這才是贏得未來的關鍵。